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品评鉴赏品诗
一丘一壑也风流——重读稼轩词“新”得

一丘一壑也风流——重读稼轩词“新”得

作者: L李红艳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23:03 被阅读208次
一丘一壑也风流——重读稼轩词“新”得

小序:

        今天,学生周考,于考场之中偷读上疆村民编选的《宋词三百首》。按规定,监考是不允许看书读报的,但是,因我校考风好,学生自觉按要求操作,又绝无作弊行为,于是乎就不忍不住偷看两眼,为了不至于“喧宾夺主”,耽误正事,我给自己规定每次低眼不超过十秒,五分钟内低眼不许超过三次,在十秒低眼时间还要用余光威慑到全场,每隔一段时间,还要下讲台巡视全场。呵呵,就这样,偷时窃闲,读背了辛弃疾被选入其中的12首词。忽发觉,此时读稼轩词与平日不同。

        稼轩词风格豪放,有气势,有重量,一腔爱国之情尤其感人,壮志难酬又使人为之悲愤,然其词用典太多,读起来总觉得堆砌叠加,令人费解,加之自己又不愿多读书以求渊博,又不愿责备自己偷懒,又不想露孤陋寡闻之怯,于是干脆以用典繁琐语言不简为由,将之打入冷宫,不再宣召。

        可是,今天,在考试场上,真的是“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或许是学生们凝神专注地答题状态影响了我,我的心也渐渐沉静下来,每看一眼,脑中反复吟背,反复体会,或许是心静了,容纳就多了,体察也细致了,慢慢发现,辛弃疾的词除了气势雄浑沉郁豪壮刚柔并济之外,还另有妙处,看来此前自己对他的词有偏见。惭愧之极。现取一两首,简言记之,博大家一哂。

正文:

                            汉宫春·立春

                          宋代: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其妙一:日常生活场景入词,新意有加而无斧凿之痕。

        常人写春来消息,不外乎梅红柳绿,东风暖,绿水荡,燕飞莺舞等,而辛弃疾却说“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生活场景写春,不仅写出自然之景,更写出人之景,有了人的活动,风景才是真正的风景,这样描绘出的画面自然奇妙新颖,既有生活气息有不至于庸俗。

其妙二:日常生活语言入词,通俗风趣又不失个性。

        下阙笑东风从此繁忙,以“熏梅染柳”之语形容,对词人来说是信手拈来的功夫,不值夸赞,读来反有泛滥之感雕琢之嫌。但“更没些闲”就口语了很多,“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更是用口语将东风拟人化,好似不是写词倒像日常聊天,读来却别有一番生动形象之情形。

其妙三:日常生活之态寄情,含蓄委婉又情深意切。

        细读此词,才觉春归、东风、梅柳,是时光流逝之悲,风雨、燕子、西园、塞雁,是浓烈的故国之思;才觉无心置酒置菜应酬节日,问何人会解连环,是英雄难酬壮志之伤。全词看似随手写生活,而处处是报国之志不得伸展的郁闷忧愤之情。

正文:

                          贺新郎·赋琵琶

                            宋代: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其妙四:用典抒情,言简义丰,语近旨远。

        一阙《赋琵琶》七处用典——唐明皇和杨贵妃之典,白居易《琵琶行》之典,昭君出塞之典,沈佺期《独不见》之典,元稹《连昌宫词》之典,贺老定场之典,李白《清平调》之典。看似杂乱堆砌,实则处处寄托自身的遭遇和国事兴衰的感慨。借开元盛世之繁盛,追念北宋灭亡之凄惨;借浔阳江头客抒发自己被弃不得重用之苦闷;昭君出塞明显寄寓了作者之怀国恨事;而辽阳役使、一抹《梁州》,已绝非个人情态儿女之私了。这样的用典抒怀确实比直抒胸臆来深厚、大气,更含一种回环荡气之韵味。初嚼可能觉得晦涩,再嚼便觉有意味,三嚼便觉回味无穷,满口余香。

总记:

        上疆村民编订的《宋词三百首》,共选辛弃疾12首词,数量有限,却也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12首词中,内容上,有壮志难酬忧国之思,有别友离亲寄寓伤别思乡之情,有忆情人眷恋美好爱情的,有日常生活记录的。以前觉得辛弃疾只有戎马倥偬沙场征战,却原来稼轩也驻足歌坊留恋青楼;以前觉得辛弃疾壮怀激烈英雄豪气,却原来稼轩也有儿女情长柔情蜜意。想想也是,多情至于懦夫更显其懦,多情至于英雄反衬其雄。

        12首词,表现方式上各有不同。有多用典故含蓄委婉的,有巧用修辞辞藻华丽的,也有俗言俚语活泼幽默的,或兼而有之的。但不管何样的手法,何样的语言,他用起来都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可以说灵活多变,姿态万千,绝无呆板之象,千篇一面之感。真是一词一句显风采,一言一典尽风流。

        辛弃疾的词,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套用辛弃疾自己的诗句,就是“一丘一壑也风流”。妙哉妙哉!

跋:

        最后要感谢监场工作,感谢学生们专注的传递,感谢自己渐渐平静下来的心,让我在这几个小时里,没有虚度。虽然这样的读后感可能在别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对我来说却也可以算是一点点进步。而且此次阅读也让我对辛弃疾产生了更多兴趣,希望能读完我的那本辛弃疾词集。

       

相关文章

  • 一丘一壑也风流——重读稼轩词“新”得

    小序: 今天,学生周考,于考场之中偷读上疆村民编选的《宋词三百首》。按规定,监考是不允许看书读报的,但是...

  • 河南游学第8天:千古苏东坡

    名士自风流 张宇萌 南京 八年级 《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

  • 辛弃疾最轻松的一首词作,和谐宁静家园美好,真是令人向往的生活

    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自号“稼轩”。“稼轩”何解?“稼”指庄稼,农事,“轩”指低矮的小房子。从这个词可以看出,...

  • 稼轩词

    十月的最后一次练字 献给稼轩

  • 稼轩词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稼轩词,我伯父喜欢藏书,他收藏了一套精美的稼轩词,是元朝的木刻版本,我曾把那套书放在书桌前。 有人...

  • 七古·读诗词

    文/重阳_张 痴迷诗词十数年,风流人物驻心坎。 诗意尤喜唐杜甫,词风中意宋稼轩。 黎民疾苦入诗行,将士金戈赋词间。...

  • 2017-10-04

    稼轩词印象之三 稼轩与东坡齐名,同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但正如王国维所说“苏词旷,辛词豪”。东坡是旷达超逸,总是在通...

  • 苏轼与辛弃疾词

    东坡词真是清丽可人!与稼轩词相比,东坡之情怀更旷更远,。稼轩词犹如力扛千斤石,议论处抒情处,气势纵横,不可一世...

  • 古风•冬夜抒怀

    独卧稼轩醉看剑,闲登东坡话风流。 兰舟欲发寻居士,冰河难渡叹国愁。 平水韵 十一尤 注:辛稼轩、苏东坡、李易安、陆...

  • 谈稼轩词

    辛弃疾以文为词,雄深雅健,豪气淋漓,不拘声韵格律之羁绊,也绝少无病寻愁之呻吟,议论风发中深藏满蕴的,竟是英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丘一壑也风流——重读稼轩词“新”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vr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