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信,我们八零七零或者更早的人,最熟悉不过的事了。在通讯不发达的那个年代,通信是最习惯操作的沟通模式。
邮票,是寄信支付邮资的凭证,票据,从八分到八角不等,最早还有一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邮资从一分到好几块钱的也是不等。
邮票,是时事新闻热点的经过艺术的加工,社会和世界的缩影,是我们那代人认识世界的窗口。
集邮,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情了。尤其是女生,从信封上小心翼翼的拆下来,平整地压在书本里,最后装订成册,每每有同学家访的时候,拿出来一起欣赏,是很有面子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我小时候也喜欢集邮,那时候没钱,买不到多少新的成套的,很多都是信封上拆下来的,最郁闷的是偏偏喜欢邮票,上面还盖个邮戳。
父亲的职业是大白,他不仅经常收到自己的来信,还有村里人家的来信也往往委托父亲代收,这邮票自然是我的。
父亲单位传达室的信件,我也喜欢帮忙分发,因为我可以得到上面的邮票。父亲同事们有时也喜欢使唤我跑腿寄信,去帮忙把信贴上邮票投进邮筒里。这也是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因为有好处,就是可以赚一张新邮票做为跑腿费。也就在这时,我可以在邮局柜台里,看到花花绿绿的各种邮票,各类小型张纪念张套票什么的,我那时候就懂得很多了。
既然是收藏,就有镇宅之宝。我最珍贵的一套邮票是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T.1图是红卫兵举着毛主席语录在天安门广场集会,连着的另一张T.2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致敬,说“你们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这套邮票现在市场价在百万元以上,可惜后来我哥哥读卫校的时候,为了讨心爱的女生欢心,居然盗跑了送给了那个爱集邮的女生,家贼难防啊,结果后来还分手了,可惜了我的镇册之宝。
后来我上班了,自己有能力可以集邮了。每年的年册或者套票都订,虽然花了一点点钱,但这么多年下来,仔细看看,有空拿出来欣赏,也是很有收获的。
昨天去邮局拿了2021年度的年册,拍几张如下图,看看可能勾起大家一点点的回忆。




拍的效果不好,影响了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