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生花
我又不是圣人

我又不是圣人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11:25 被阅读0次

当我们对一些不文明或不合礼仪的事情进行批评指责时,当事人常常会甩出一句话,我又不是圣人。言下之意是说,我不是圣人,我做不到你们所说的高尚,你们的这些道德标准只能对圣人起作用,对我们一般人无疑是对牛弹琴。

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先分析一下当事人的心理。他能讲“我不是圣人”,说明他是了解圣人的,是知道一点圣人的修养境界和标准原则的。再者他否定自己不是圣人,说明已经意识到自己离圣人境界和标准还有很大距离。还有他认为自己是普通人,不能把圣人的标准强加到他身上,他做不到。

我们数来数去,古往今来中国的圣人也没有几个,最大的圣人是有着“至圣先师”之称的孔子,在他之前有尧、舜、禹、汤、周公、伯夷、叔齐、伊尹、柳下惠、老子等,在他之后有孟子、子思等。如果算上其它领域杰出代表的话,当然也包括史圣司马迁、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医圣张仲景、酒圣杜康、茶圣陆羽、武圣关羽等。

说来也是,看看上面这些圣人,我们在他们面前根本算不了什么,不管你是步入了多高职位,不管你是创造了多大财富,不管你是有多大声名,我们都没有资格和他们相提并论。不仅在才能上不可企及,而且在品德上也是望尘莫及。就像子贡称赞他的老师孔子那样,“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24》)他们像天一样,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精神,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即。

那圣人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从字面上看,《说文解字》曰: 聖,通也。通,达也。那么圣人可以理解成通达之人,既通天达地,通古达今,也通人达才,通时达变,还能通权达理。

司马光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是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

葛洪在《辩问》中说:“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圣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也。黄帝先治世而後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意思是说世俗所说的圣人,都是指那些治理国家的圣人,而不是指修道成仙的圣人。修道成仙的圣人,则是指黄帝、老子这样的人;治理国家的圣人,则是指周公、孔子这样的人。黄帝先治理国家然后升天成仙,这是偶尔出现的能够二者兼顾的大才之人啊。

所以圣人我们可以归纳为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通达之人,才德完备之人,有治世之才,有得道之德,因此我们人人都可以说“我不是圣人”,来作托辞,来做掩饰,来逃避道德的谴责,来为自己不够高尚的品行据理力争。然而如果真的人人都这么想,那人类文明的进步就真的岌岌可危了。

当然有人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因为很多的人仅仅只是不够高尚,但完全还没有达到恶的程度。他们行走江湖,我行我素的立足点是不作恶,认为这样就够了。还有他们认为不文明的事情多了,不合礼的事情也太多了,不是他们中的某一个人有这样的行为举止,而是几乎整个社会群体都这样。他们觉得没必要抬高自己,把自己当圣人,用很高的标准来约束、指导自己。

诚然,在今天的世俗社会中,能够践行道德修养,能够主动行善避恶的人毕竟不是多数,他们往往湮没在万千大众中而不为人所了解,他们也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层次。因此当一股小的力量在时代的浪潮,在历史的趋势下根本无法杀出一条血路,开创一个崭新的、成功的局面,但我们是不是就这样束手无策,默默放弃呢?

一部《论语》,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如何成为真正的士,真正的君子,努力向圣贤看齐,让我们不要成为小人,不要成为乡愿,说明人性是向善的,有积极身上的力量,有循规蹈矩的正途,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也能帮助和影响他人成为君子,那我们有又什么理由放弃追求呢?

修养很难,成为圣人几乎不可能,但努力成为君子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用质朴的心,善良的态度为人处世就是君子,推己及人,对他人关爱,对社会关爱就是君子。能够成为君子,就能以圣人为目标,作参照,作方向。《易·乾》曰:“圣人作而万物睹。”有德行的圣人一出现,天下都看到了。意思是说圣人作为一个典范,万生万物就会追随。因为圣人能明白人民的疾苦,能明白万物的道理,因此他能感通天下。

从大的方面讲,“为政以德”是任何时代都适用的先进理念,我们希望我们的政府以礼治国、以德治国和以仁治国,以道德教化为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政治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从小的方面讲,就是我们每个人践行道德标准的自我要求,让自己成为一个修养有成的人,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人,成为一个能给他人树立榜样的人。

被章太炎评论“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的曾国藩说: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认为,要么做圣贤,要么做禽兽,没有中间的道路可走。说白了,要做人,就是要做圣贤,否则,那就是禽兽了。此话看似偏激,但却切近事理。

我们知道,曾国藩出生普通耕读家庭,他以一介布衣寒士跻身京师翰林院,立志“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时时以“君子当以不如尧、舜、周公为忧,当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他通过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修身之道,最终名气天下,为世人所推崇,他就是以圣贤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不要以为目标太缥缈,太虚幻,太遥不可及,如果你是个学生,你刻苦学习,努力钻研,那你就是圣贤。再比如说一个酒鬼,如果他毅然把酒戒了,他也是圣贤。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之一员,在不同的岗位充当不同的角色,我们有我们的欲望,有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也有我们的认知标准,也能大概区别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所以当我们立志为善,竭力避恶时,我们也成了圣人。当我们完成了一个个小善,一次次成为圣人的时候,内心一定有达成心愿的喜悦和快乐。而当我们对善抱以漠不关心和视而不见的时候,对不善抱以容忍和放纵的时候,如古人云“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而且毫不自责,并不以为耻,我们也许和禽兽没什么差别了。

你我都不是圣人,但我们大家都可以成为圣人。

相关文章

  • 我又不是圣人

    我只是个普通人,和大多数女生一样。 我会生气。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只要自己真心待别人,别人应该也会真心待自己。然而事实...

  • 我又不是圣人

    我又不是圣人 文/幼雪 只有圣人会关心那么多的 人与人与兽的爱恋 被激情过后压折的草和花 红豆般的血渍浸在泥和肉的...

  • 我又不是圣人

    当我们对一些不文明或不合礼仪的事情进行批评指责时,当事人常常会甩出一句话,我又不是圣人。言下之意是说,我不是圣人,...

  • 我又不是圣人。

    周末睡到自然醒,躺在床上玩手机,今天有条刷爆朋友圈的视频,一个妹子在周杰伦演唱会上为前任点了一首《算什么男人》。 ...

  • 宽恕是什么?(2-2)

    我又不是圣人,为什么要宽恕对不起我的人? 我知道应该宽恕别人,也很想宽恕自己,但就是做不到! 我觉得我已经宽恕了,...

  • 觉察日记日经第992篇

    2021.9.14 佳豫 觉察日记 日经第992篇 听过或说过这样的话吗? 如:我又不是圣人,为什么要宽恕对...

  • 无标题文章

    我又不是圣人,怎么会希望你过的很好很幸福,我巴不得你过的贫穷孤独,每到深夜时,都是想着我的好。

  • 能量

    今天能量输出太多。需要养养自己。话说多嘴疼。我不是无欲无求,我又不是圣人。本来想开导别人,结果把人代沟里了,罪过罪...

  • 网易云热评:脉搏心跳,没有你,根本不重要

    山崩海啸,没有你,根本不想逃,脉搏心跳,没有你,根本不重要。 ——网易云热评《光年之外》 我又不是圣人,怎么会希望...

  • 心甘情愿

    我又不是圣人,我怎么会甘心祝你幸福,我巴不得你下半生颠沛流离,孤独寂寞,每个夜晚辗转反侧想的都是我对你的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又不是圣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sz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