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更新】衡水市气象台2025年07月4日9时35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5—7日我市所辖镇街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在38~39℃,其中5日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此次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温度高、湿度大,体感闷热,对人体健康、户外作业和城乡用电等有不利影响,请注意防范。 ——国家预警发布中心
冷气源源不断地从空调风孔中送出,无声浸润到皮肤,我望着窗外昏沉的建筑群,霎若冰火两重天的城市蜃景。
“去山西吧。”
一滴水蛰伏进干涸的泥土。
于是我们四人坐进黑色越野,向心中的西京朝圣。
part 1山西美食有几何
穿鞋,下车,关门。初入大同的第一印象是始料未及的——无数巨型卡车整齐地停在墨色柏油马路上,飞泄的煤渣溶解在黝黑车轮下的水洼里,给低平的村落抹上无来由的杀气。
没错,大同的第一眼,就是如拐入衡水某个无名村庄的平易与朴实,但我还是能在缄默的卡车方阵里,看到来自煤炭之乡的殷实底色。
与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不惜文墨地探究山西商人兴衰因缘不同,我更想看看山西的平仄历史,爽朗汾酒,梵音佛窟,现世人情。
山西过油肉,属实一绝。包裹棕色汤汁的肉徜徉在木耳,冬笋辅料之中,是未所品尝过的绝味晋菜。我们四个在下了高速的餐馆里吃午饭,发现山西美食极其符合我们的口味:主食多,咸淡适宜,菜量较大,爸爸成功被圈粉。而后面吃的网红什锦味道略淡,总觉得该蘸着麻酱吃才对味,可山西人不吃麻酱,像我和乐这样吃饺子不蘸醋的人最终也破了例,蘸起了山西的老陈醋。
山西的老陈醋和其他牌子的醋有什么区别我不知道,但值得一提的是醋坛子之乡会平等地在每一种小食加上醋的风味,如陈醋沙棘酸奶,陈醋味雪糕。妈妈一马当先地买了两瓶醋味可乐,至今我还未敢领略它的风姿。
归根到底,山西的美食风味可能源于千百年来质朴坚实的脾性有关,他们交换汗水,挖凿深山,熔炼乌金,凝结未来。高举石锄的祖祖辈辈弯腰蓄力,在煤矿碰撞的火花间完成世世代代的伟大叙事。以汗水作为筹码的他们不会在一日三餐上钻研奇异的细微巧思,只会用铜亮的手掌,捧出一碗结实又响亮的刀削面。小碟倒陈醋,石碗盛汾酒,晋菜随温热液体囫囵下肚的同时,亦能听见煤炭从深山坠落的一声轰响。
part2 石窟深深深几许
“相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度灭佛,佛文化萎靡不振......”白须飘飘的说书人墨扇轻展,悠悠吟哦古老的历史。
台下全神贯注,在万籁无声的佛龛旁迷失于古老梵音。
近处,黄土泛起皱纹,远处,石壁诉说岁月。
北魏蓝,拓跋红,梵像紫。
佛下长老含笑作揖,观者缓缓回礼。
以上的场景是我想象出来的,文艺古风,诗意缱绻。
但这在现实不可能发生,因为我忽略了时光的腐蚀性和科技的指数性,北魏的色料难敌时间的迷雾鲜亮,说书人的声音不如面前千万游客的私语声浑厚,所以请你把刚才描绘的场景忘记。
欢迎来到2025年的云冈石窟。
手里攥着刚刚买好的门票,眼角还偷偷扫过一家外国旅客的背影,肩头不知道被谁拍了几下,回头便是小乐笑盈盈的脸。
“喏,耳机。”我接住小乐甩过的黑色物件,调整一番后戴在右耳上。拼好团的铜牌导游在远处招呼着,温和的普通话在近处的耳股处清晰传来。
我撑开遮阳伞,急急向导游奔去。
进入石窟前要经过的是礼教大道,两侧骑象四棱神柱共有13对,端庄恢宏。六牙白象庄严地居于石柱底部。“white elephant.”一个英语俚语莫明闪现,我暗自庆幸高三知识还未归还给英语老师。
欣赏良久,才听到导游说神柱是最近现代建成的,沧桑质感顿时下降一半。远处的浮雕墙也是现代仿建,菩提树在我未出生前就已死去,人们在原址修筑了纯铜菩提,古铜色的枝干上挂满了殷红的祈愿牌,风吹,不动。
移步,入窟,佛像映入眼前,弯眉长目,大耳宽衿。此起彼伏的镜头成为海浪,聚焦着佛像神龛,壁画上,千尊小佛星罗棋布。
耳旁的讲解音适当加快了语速。
导游说,佛像雕塑得到很好保护,颜料却早在风雨中黯然失色,现在肉眼可见的颜色,大多是清朝修复。
我一直在潜意识里寻求一处境地,能穿越时空,能设身处地,体味原生态的石窟,原汁味的北魏,可古迹的醇香总有异时别味,百思难解。现在才知晓,时间的深度是层滤镜,我们是要在现世的守护中触摸古老的指纹。
石窟深深深几许?在21世纪见过云冈石窟,你可能会说,深入石崖不过几丈。而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我想要以现代为坐标,刻舟,求一求时光深度的剑。
我们无法在时光沙漏中极致重返彼时光景,却能在灰烬的余温中感受那年盛况,我们并非通过复刻才能与历史感同身受,拿着科技的利剑一样能架起古今的桥梁。
而你,要用眼睛,要用心,去看那断裂的年代,去看这缝补的时空。
于是六牙白象伸鼻肃立,现代技艺里蛰伏着南北朝摹画的图纸。
于是铜菩提树千年不凋,舒张的枝脉里仍有蓬勃生气在涌动。
于是慈目佛尊颔首合十,无声的佛经从北魏一直吟诵到今朝。
于是窟内众人虔诚闭目,平安顺遂的万家祝愿与昙高僧一千五百年前的祈祷不谋而合。
在这里,我们昂首又昂首,俯看又俯看,用目光丈量皇家佛像的巍峨,也用指尖拂过民间佛像的模糊。期冀心与之行远,殷实的文化滋润不同时光维度下的人们,人们亦在多元色彩中敞开胸襟,面向世界。
如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如一千五百年后的今朝。
“在佛教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正是文成帝拓跋浚继位恢复佛教,才实现云冈石窟的开凿,在中华文明中留下深刻一笔绚烂的色彩。”讲解近尾声,铜牌导游拨开海绵话麦,温和的声音还滞留耳畔。
历史褪去佛像的颜色,后人会补上,先辈默念的阿弥陀佛,你怎能说未曾入过后世的心?
原来,想象中的场景不只是想象,它早已在云冈石窟里,上演过千千万万次。
尾声
一辆黑色越野疾驰进入河北,在凌晨十二点到达衡水。
一手拎着佛小伴,一手拽着双肩包,我们四个一入家门,便齐刷刷瘫倒在床。
“衣服明天再洗!”“把沙棘汁放冰箱。”“诶我耳机呢......”
眼前渐渐模糊,在沉入梦乡之前,一个想法划过脑海。我莫名其妙地笑笑。
——离开了西京的温与凉,要重回河北的火辣怀抱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