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荟和刘玉早早的就在门外敲门。周娟赶紧去开门,说:“这么早就来了。”
周荟一进门,连说带笑的大嗓门在屋里就回荡起来:“我们六点就在等公交车,等了很长时间,不然来的还早。”
周荟进到屋里后,把羽绒服脱下,换上拖鞋,就去厨房忙开了。
刘玉没脱外套,他大步走到阳台,把装着大鱼的塑料袋拎着,看家里没地方收拾,就拿了个大盆和菜刀,走出门到门口的垃圾箱旁边,看见有一个石台,他就蹲在石台上旁宰条大鱼,他动作麻利娴熟,不大一会儿,就把大鱼宰杀好了。他端着盆走进屋里,又把大鱼切成一段一段的,分成十来块,用保鲜袋装了起来,放在盆子里,就让周娟放起来。
周娟从盆里拿出一块鱼,留着中午吃,剩下的正准备把鱼放进冰箱冷冻室里。刘玉看见了连忙制止,说:“哎,这鱼不要放冰箱冷冻,冷冻就不好吃,也不新鲜了,最好把鱼放到阴凉的地方。”
肖玲玲走过来,看了看盆里的鱼块,让周娟端到阳台,她去找了一个大塑料袋把鱼套上,对周娟说:“把鱼放在阳台窗户外面。”阳台是长形的,一排都是玻璃窗户,窗户外面是防盗网,在窗户和防盗网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放不少杂物。因为楼与楼距离很近,肖玲玲又是住的一楼,阳光都被对面的三层楼遮住了,导致肖玲玲的客厅白天也都是黑的,只要开灯外面楼上的人都能看见,所以窗帘平日在大白天也是拉住的。
周娟把鱼盆放在窗户外面后,还有点不放心:“妈,这鱼放在这里会不会坏呀?”
“不会,这几天就把鱼做了。”肖玲玲胸有成竹的说道,她突然想起调料快用完了,就对周娟说:“调料快没了,你去买点吧。”
此时,周音和李峰也进屋来了。
周娟说:“我去买,王桐,咱俩去买调料吧?”
王桐点点头:“行,反正在家也没啥事,出去转转。”
李峰说:“坐我的车去吧,超市现在好停车了,我终于知道怎么进地下车库了,我去开车。”他说完,一阵风似的跑出去了。
周音去厨房和贠英一起,都在给刘玉帮忙,忙着中午的饭菜。
刘玉把拿出来的鱼,准备把鱼先腌一会,等会再去做。他首先在鱼身上划了几刀,用大碗装着鱼,放了料酒葱姜,放在一边。
周娟和王桐坐着李峰的车,一起去了超市。他们进了卖场,直接到调料区买调料。周娟挑选的不管是生抽还是老抽,或者醋或者蚝油,她都很认真的仔细的看着配科表上的条形码,凡是条形码有690的她都不要,凡是有692、694、697的她都要。王桐和李峰跟在周娟的后面,看着周娟的挑选。不一会儿,小推车就装了满满一车调料。买完调料,周娟又去买了一兜小桔子,她知道母亲爱吃小桔子,就多买了一些。
周娟她们回到家里,把生抽、老抽、蚝油、料酒等都摆在小餐桌上,肖玲玲走过来,看见桌子上的东西,笑着对周娟说:“哎呦,你又买这么多调料,这是又把人家超市的调料都买回来了吧。”
周娟也笑了,她想活跃下气氛,就调侃着说:“我倒是想都买回来,可惜咱家太小没地方放啊。”
肖玲玲说:“这半年也用不完。你把这些调料放到阳台那的大柜子里面。”
周娟两手抱着酱油瓶,一趟一趟地去阳台,把这些瓶瓶罐罐都放好了,就去厨房帮忙了。
此时,贠英的手机响了,是她家人打来的,问她在干嘛?贠英说:“我在帮厨呢。”家人不想打扰贠英,没再说什么,就挂断手机了。
周娟和周音听见贠英给家里人说在帮厨,都只想笑,但也忍住了,到底没笑出声来。
周荟已经把蒸馍的大锅拿出来,把需要蒸的肉类都放在锅里蒸上了。刘玉把一盘盘蔬菜切好,码在盘子里,等客人一到,他就准备炒菜。
十一点多的时候,老崔和金玉风夫妻俩来了,还带了他的一个朋友,介绍说他是过去的同事,现在自己干了,人称韩总。王桐、肖玲玲、李峰都在客厅,热情的接待了他们,请他们坐在沙发上,王桐给两位男士递烟,又喊周娟烧水给他们沏茶。
老崔关心地问肖玲玲:“阿姨,听王桐说你摔倒了,做了个手术,现在咋样啦?”
肖玲玲看着老崔的嘴形,仿佛明白了他是在问她摔住腰的事,就把经过又给他讲了一遍,然后说:“现在好多了。”
王桐对老崔说:“老太太耳朵有点背,说话得大声才能听见。”
肖玲玲走过来,挨着金玉风,也坐了下来。金玉风对肖玲玲说着话,说了好大一会,肖玲玲竟然能听到金玉风说的话,她不时地接话搭腔。
周娟看老崔和韩总给王桐、李峰聊天,金玉风给肖玲玲说话,她就走到厨房看刘玉炒菜,想学习一下。此刻,刘玉在炒小青菜,周娟不由自主的“咦”了一声:“你先炒素菜?”
“是啊,先炒肉菜会凉,先炒素菜不怕凉。”刘玉说,他接连炒了好几个素菜,最后开始做鱼了,周娟最喜欢看刘玉做鱼了。
刘玉把装着鱼的碗拿过来,挑出葱姜把鱼放在油锅里煎,煎完放糖、盐、生抽、老抽、水和葱姜、出锅前放点白胡椒粉,熬至汁收干即可。
肖玲玲让李峰把大圆桌拿了出来,周荟、周娟、周音姐妹仨个端菜,拿几双筷子。不一会儿,桌子上摆满了美味佳肴。王桐招呼着老崔他们,一起围坐在餐桌上喝两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