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院,儿子、女儿轮流陪护,王大妈正式开启了治疗的过程。
当天,杨医生依据胸片和咳血的症状开了几瓶液体药。次日,做了验血、验尿、心电图、B超、CT等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正常。
医生站在病床边,望着王大妈和郑则,说着宽慰的话:“放心吧,没什么大问题,除了支气管炎症,心肺都挺好的!”
“既然都正常,那为什么咳血呢?”郑则仍有疑惑。
“这个还需要进一步排查。”她说得模棱两可,很快就转移了话题,“我可以先开两天止血止咳的液体药,暂时治愈咳血的症状。”
“行,就按您说的方案治吧,后面我们再慢慢筛查,还是得找着病根才行。”他状似无意地提醒着。
“放心,我会统筹考量的!”她中气十足地说。
王大妈一边听着他们的讨论,一边暗中观察着杨医生。体型娇小的她,微扬着精巧的脸庞,看起来文文静静的,讲出的话却是高门大嗓、瓮声瓮气,这语气,这调门,这神态,让王大妈愈发觉得好像在哪儿见过。
直到她离开了病房,郑则跟出去送她,两人在走廊里又聊了会儿病情。王大妈还靠在床上冥思苦想呢。想着想着,她一拍自己的大腿,咋呼地说:“难怪总觉得眼熟呢?原来是她?”
“妈,你说什么呢?什么眼熟?什么是她?”刚进门的郑则被弄得一头雾水。
王大妈并不答话,反倒严肃地看着他,认真地说:“儿子,咱能不能换个主治医生?”
“妈,你这又是闹的哪一出呀?咱好不容易安安稳稳住下来,没事换啥医生呀?”他一听就急了。
“怎么,嫌你妈太多事啦?”她的脸垮了下来。
“不是,好好的,您为什么要换医生呢?”他眼巴巴地望着母亲,恨不得穿透她的心,看看她到底怎么想的。
王大妈叹了口气,缓缓地说:“这两天我总觉得杨医生眼熟,刚才总算想起来了,去年你爸陪我来看病,当时挂的就是她的号。”
“这么巧?不过她每天接触那么多病人,估计早不记得你了!”
“她不记得我,我记得她!”王大妈的语气变得很生硬,“从来没见过像她那么马虎的医生!”
“哦?她怎么马虎的?”郑则也有了兴致。
“她让我先验尿。”说到这儿,她严肃的表情柔和下来。
“这不很正常吗?验血验尿都是最常规的检查呀!”
“问题在于她开的验尿单,上面真是错误百出!”想起这个剧情,她忍不住笑了,“我这个大活人就坐在她面前,她在性别处给我写了个‘男’。”
“呵呵,确实很粗心啊,可能病人太多,她手误了吧!”尽管找了个理由,郑则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只这一个错误。她把我的‘王’姓写成了‘汪’!”王大妈刚止住的笑声又响了起来。
“是够粗心的,”他已经不想再为杨医生申辩了,也随着母亲咯咯笑着。
“这两个错都不算啥!更夸张的是第三处错误,她直接把验尿写成了验血!”王大妈一边笑一边摇头,真是又可气又可笑啊!
“一张化验单上出现三个错误,这也太夸张了吧!?”一直没讲话的病友老张也被这个话题吸引过来。
“要不我怎么忘不了呢,确实是少有的事!”王大妈忿忿地说,“她的心思就不在看病上。”
“幸亏我是林医生的病人,不然我也不放心!”老张连连发着感慨。
调侃过杨医生之后,王大妈把话题又扯了回来。
“儿子,要不我怎么想换医生呢,杨医生这么马虎的人,我对她可真不放心!”
“妈,那事过去就过去了,谁还没个失误的时候?而且换医生是大事,医院又不是咱家开的,哪能说换就换呢?”他试图说服老太太。
其实,他心里想的是,看样子杨医生还真是不靠谱,如果能换倒是件好事。可是不行啊,真要换了,他置哥们儿刘江于何地呢?人家好心帮忙却成了坏事。做人处事不能这么干啊。
“出现这么离谱的错误,可见她的医术也不怎么样!”王大妈语气依然是忿忿的。
“咱又不认识院长、科主任,就算提出这个要求也没人理会,况且还有刘江呢?咱可不能让他为难!”顿了一下,他又说,“何况杨医生是主任医师,这是最高的职称了,就算她水平不高,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王大妈看出儿子是息事宁人的态度,把嘴一撇,佯装生气地说:“你就向着她吧,等哪天她给我下错了药,你就等着哭吧!”
郑则笑嘻嘻地来到母亲床边,又是揉肩又是捶腿的,再说几句哄人的甜言蜜语。
一通殷勤操作下来,王大妈心里美了,也就不提换医生的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