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保险有170年的历史,大陆保险则只有30几年的历史,那么有没有必要远赴重洋购买香港保险呢?
“站”香港保险的四大派都正确吗?
伪正派:香港的法制更加全面,香港保险制度更加健全
性价比派:性价比高,理赔好
收益派:分红收益比大陆高出一大截(我国保监会对于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有严格限制,类似货基、债券等,香港保险更加注重自律性)
土豪派:高净值家庭需要海派资产配置
001保障制度
大陆保险起步晚,但监管、偿付机制都是世界领先的,即便保险公司破产了,我们的保单也能得到妥善处理。
多重保障体系:
1、保监会:根据《保险法》及其他监管条例,对商业保险行为的偿付能力进行监管。当前,中国是偿付能力、监管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根据保险法及相关规定,保监会可指定破产保险公司的保单及其保单准备金转由另一家公司或多家保险公司承保。所以,国内购买的保单接受最全面的监管保护,安全程度名列前茅。香港保险则强调行业自律,没有强监管兜底。
2、《保险法》
3、现行偿二代监管规则(C-ROSS):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一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大陆要求保险公司每季末、年末通过建立详尽的模型和压力测试后,确保自己99.5%的概率不会倒闭。香港偿付能力更强调行业自律,监管不能达到这么苛刻的程度。
4、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维护保险业系统稳定的非盈利组织,是我国第一个金融业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险公司破产,保险保障基金会提供救助。

国内保险公司牌照稀缺,经营保险公司现金流庞大,小公司保单也可以放心购买。
除非买保险时没有如实告知、恶意骗保,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况都会正常理赔。
002保险费率问题
1、重疾险性价比案例分析:
香港某款保额10w美金,年缴保费2298美金;大陆某款终身重疾保额10w人民币,年缴费2200人民币。
2000美金/10w美金约等于2000人民币/10w人民币,保额和保费比率相似。
香港保险拥有前10年135%的保额赔付以及高额分红。到65岁,近10w分红;近85岁,30w分红。
性价比PK:香港终身重疾险性价比 > 国内终身重疾险性价比
香港重疾险费率为啥便宜?香港重疾险以香港居民健康为基准。
香港的医疗水平普遍比大陆好,平均寿命比大陆的高,所以香港重疾险费率比大陆普遍低廉。这体现的不是香港保险的优势,而是香港整体人民健康状况的优势。
相对目的而言,大陆保险得到相应赔付,理赔过程较为方便。
特别注意:
①香港保险有双重标准,香港居民和大陆居民是区别对待的,例某款重疾险中的自闭症和精神类疾病不保大陆客户。
②香港与大陆承保疾病不同,香港保险根据风险可变化调整病种,如香港某些重疾险排除甲状腺癌(不放在癌症序列),而放到轻症级别,若没有够买轻症附加,则得不到赔付。
③不同保险公司自行定制保障范围,可调整疾病和定义,需要仔细辨别;而大陆保监会对25种常见重疾有严格的定义,并规定必须将最常见的6种疾病列入保障范围,大陆重疾险均适用。
当然,这只能说两地保险根据当地人民的身体特征,设计不同承保范围,无大小之分。
2、意外险:香港与大陆的费率无明显区别
3、高端医疗险:因香港医疗系统发达,私立医院等医疗费用更高,某些香港高端医疗险费率更高。
003香港保险分红高?
大陆保监会规定演示利益有高中低三挡,且不能超过6%。
香港保险没有分档,只有保证利益和演示利益。并且演示利益有非保证性,说明不管演示利率有多高,你不知道你最终能拿到多少收益。香港保险的高演示利率高达6-10%,但90%是无法保证的,你看到的高收益,只是一个“化妆术”。
风险与收益并存,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既要给高利率,又要赚钱。香港的存款率几乎为0,五年期政府利率1.2%,十年期才1.7%。要获得高利率,必定会投资股票基金等高风险产品,几十年维持如此好的收益率是不太可能的,这就增大了经营风险。加上香港保险强调行业自律,没有强监管兜底,这个风险就更大了。
买保险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其次才是收益,不能本末倒置。
目前香港排名前4位的保险公司为大陆居民提供的重疾险方案,均为自带分红功能的终身储蓄型重疾险,而内地很早就不能做分红重疾型产品了。定期的重疾险并未提供给大陆居民购买。
这样看来,香港的分红险就不是那么吸引人,优惠的费率也抵不过国内的定期重疾险了。
004海外资产配置
海外资产配置:是目前国内外汇管制下唯一一条不违法的、转移资产到海外的途径了。不得不说,国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限制外汇转账的额度。
汇率风险也要考虑在内:人民升值或贬值的还是不确定的。预期的人民币贬值在以后拿回美元或港币会赚一笔的想法也不一定能实现。谁也不知道未来货币的发展方向,长达几十年的规划风险还是要考虑的。当然钱多任性的土豪除外。
有海外资产转移需求的土豪,也要注意香港购买保险必备:
1、购买地一定要在香港境内:香港保监处只承认在香港境内签署的保单(香港保单在大陆不受监管,产生纠纷内地法律无法保护),投保过程相对复杂,投保人和被保人不是同一人,需要两人同时亲自赴港,提供一系列证明文件。
2、标配:缴费和理赔需要一张香港银行卡,开通网银账户、支票账户、本票账户。
3、一定要找可靠可信的代理人。沟通各类事项,条款不清楚的地方要逐字逐句明确含义,后期按时缴纳保费,尽可能规避一切产生纠纷的地方。
4、务必提前了解法律风险,香港法律和内地的不同。法系不同,理赔纠纷需要亲赴香港,高薪聘请香港律师辩护。
005大陆保险的误区
因为不了解相关的保险知识,所以很容易被误解,大家一定要留意保险细节。这里要为大陆保险的三个误区正名。
误区一——香港理赔流程更方便简单?
真相:内地保险理赔更方便
内地保险:医院资质白纸黑字写在条款上,照着要求做,就绝不会有错。出险事故支持异地理赔,资料齐全交给当地保险机构后,内部会流转处理。
香港保险:“适当的证明文件”语义不清,反而麻烦。适当的标准是保险公司定的。
误区2——核保与理赔政策
真相:内地保险纠纷易处理
内地保险:传言内地核保容易,理赔申请严格,其实保险公司奉行严进宽出规则,还因为各式问题通融赔付,因为投保人到保监会投诉的话,保险公司会向投保人倾斜。
香港保险:投诉无门,只能找律师起诉。
误区3——内地保险没有不可抗辩条款
真相:内地保险有不可抗辩条款
内地保险:两年不可抗辩,附加险同样适用
香港保单:有可能指出某条不适用附加契约。
香港保险的伪正派、性价比派和分红派都在PK上完败了,只有海外资产配置可能你是购买香港保险的理由了。如果你是土豪的话,购买香港保险也一定要注意购买事项。
大陆购买保险的误区正名后,你是愿意在内地买还是去香港买保险?
下节课再学习一下买保险的注意事项,这样保险的基础课程也就学完了。小伙伴可以着手为配置科学的保险规划了。
每日一课,我把付费听课学到的知识分享给你,希望你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