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读庄07《养生主》

作者: 孙岩夕隐斋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4-25 23:50 被阅读11次

中学课本里学过庖丁解牛,那时我们所能理解的,是对庖丁的娴熟技巧,因为他极善于学习勤思考,掌握牛体肌理,又能勤学苦练,从而做到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这是我们那时的理解境界,真很中学生,很像语文书的感觉。

而成年之后,作为读书的乐趣,读《养生主》知与庖丁解牛的关系,却忍不住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达到“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的境界,就能养生了呢?

首先心中忍不住疑问,究竟何谓养生?我们这些现代人,尤其是我们这代“步入老年化了的中年人”,其实使用这词的频率越来越高啦。度娘说:养生原是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好吧,让我们再用禅机来解悟下几千年前的庄子的养生主。

我想,养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的确如此,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就好比牛身上的筋腱和骨头,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像筋骨碰坏刀刃那样,对于人自身有损害。因此,为了保全性命不受损害,人应该“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学会在矛盾的夹缝中求生存。这就像解牛一样,只要刀刃沿着筋、骨的缝隙间游动,不要碰着筋腱和骨头,就会保持锋利,不被损伤变钝。所以,当我们能够在社会现实中,各项矛盾中,看清现实,把握根本,做到了游刃有余,就可以颐养天年啊。也就是说,你驾驭了事物规律,也就如列子可御风而行,得大自在而逍遥人间。

懂的如何顺应事物规律,而让自己活出游刃有余的大自在,就是养生之道。

不知为何,读着读着,脑子里吟出了曹操里《龟虽寿》的另外几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相关文章

  • 庖丁解牛 读庄07《养生主》

    中学课本里学过庖丁解牛,那时我们所能理解的,是对庖丁的娴熟技巧,因为他极善于学习勤思考,掌握牛体肌理,又能勤学苦练...

  • 《庄子》——内篇——养生主—1

    内 篇 养生主 【题解】 《养生主》表达了庄子重要的“养生”思想。如何养生呢?庄子从“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入手,揭示...

  •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不只是养生之道,更是养生主之道。 生者何也?吾之形体。 生主何也?吾之精神。 形而上者谓之道(生主), ...

  • 关于“技”“道”之随想

    近日翻阅老庄,重读“庖丁解牛”有些新的感触。“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幼时学此文,以为核心在“熟能...

  • 王者之舞

    王者之舞 ——读《庖丁解牛》有感 庄子《养生主》开篇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观点。说...

  • 庖丁解牛与养生三境界

    “庖丁解牛”记载于庄子的《养生主》中,为一篇代表庄子养生观的寓言。机缘巧合,前两天重读庖丁解牛的故事,才发现这个故...

  • 读庄漫笔——养生主(七)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

  • 读庄漫笔——养生主(八)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庄子接着又用一小段寓言,重申“顺于自然”的道理。 野外的雉...

  • 读庄漫笔——养生主(九)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

  • 读庄漫笔——养生主(六)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庖丁解牛 读庄07《养生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qx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