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笑集
第七章:韬光

第七章:韬光

作者: 山兴 | 来源:发表于2019-11-28 07:10 被阅读0次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①,故能长生②。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③?故能成其私。

[校释]

①不自生:指(天地)不有意为自己而求长久生存,意即(天地)无私也。“生”,这里指生存或存在。“不自生”,通俗地讲即(天地)不为自己而活着。

古棣《老子校诂》本中作“不自私”。他认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盖古人常语。《管子•心术下》“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老子正是从“天地无私”引出“圣人无私”的。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与“天地无私”相通,“天地不仁”正是从“天地无私”中派生出来的。从“天地无私”推论“圣人无私”,与从“天地不仁”推论“圣人不仁”是同一个逻辑。

②长生:长久生存。诸本多如河上公本作“长生”,想尔本、景龙本、吴澄本,明太祖御注本等皆作“长久”。

③ 邪:语气词。念yé,又作“耶”;“耶”是“邪”的后起字。用在反问句末,表示无疑而问的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今译]

天地是长久生存着的。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生存,是因为它们无私(而不为自己活着),所以反而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圣人效法天地的无私,把自身的位置摆在众人的后面,反而能赢得众人的拥戴而德高望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能得到众人的保护而安然无恙。这难道不正是因为圣人“后其身”和“外其身”而不自私吗?所以圣人反而能够因众人的成全而得到无意而求的私利(即“身先”和“身存”)。

[札记]

天长地久不自生,圣人法之无私心。

莫问身先身存事,只管后身与外身。

相关文章

  • 第七章:韬光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①,故能长生②。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③?故...

  • 韬光

    我们不应该以别人为榜样,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性格的差异,会使对事情的处理沾上不同的色彩。两个人做同样一件事情,...

  • 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

    “韬光养晦”看词是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 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韬光”的字...

  •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

  • 谨言慎行

    韬光养晦

  • 简书道德经 第七章 韬光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 是因为(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道遵循自然,与周围和谐共生。 推及人道(是以圣人) 后其身而身...

  • 韬光养晦

    海纳百川是韬光养晦的气度, 谦虚谨慎是韬光养晦的态度, 清明理智是韬光养晦的维度。 留一份沉默给自己, ...

  • 玉兔韬光

    题记:天是云的,历经风走日晒,天也是霞的;大地是泥土石块的,历经沙侵雨雪,大地也是玉的。 初识老兔子,老兔...

  • 韬光录

    1.不适合用清扬的洗发露,蜂花还不错

  • 处世之道

    韬光养晦 收敛锋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七章:韬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nrv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