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什么是最无法替代的?
是你自己。
来到这个世界一次是所有的偶合叠加而成,也是莫大的幸运。
如何去过好这段旅程,是需要考虑以及实践的话题。
时间是不变的恒量,究竟如何分配是个难题。
学生时代的时间很多不由自己掌控,在此之后,追求的东西就决定了最终的生活质量。
没有人危言耸听,不过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而已。
(二)
很多人都觉得听了不少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无他,听的是别人的故事,有时候离自己过于遥远,感受不到切身的疼痛,自然不会有深刻的教训。
人只有在自己经历之后,才会有刻骨的记忆。
你究竟想要做什么,一天的24小时如何分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然,得到的结果并不相同。
我见过不少人,将90%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在公司充当着拼命三郎三娘的角色,每一天都忙得昏天黑地,对家庭完全无法分心照顾。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样的社会,不拼怎么办,付出了领导才能够看见,才会给你机会,你才会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
这是一种想法,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
工作上的忙碌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的缺少人文关怀,二是个人的自我选择。
对于缺少人文关怀的公司,注重的是业绩与成绩,而不是个人的成长,无论你多么用力,爬的多高,身处的环境并不会改变。企业文化会制约很多东西,升的越高,越会觉得生活了然无趣,除了加班就是加班,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个人的自我选择,是对一部分人而言,除去拖延症以外,有人习惯把加班当做乐趣,一天十二甚至十六个小时用在工作上,对自己残忍,对家庭更残忍。
时间也许做不到黄金分割的完美划分,但需要有一定的比例分配,人若成为公司的机器,就已经丧失了很大一部分人性。
(三)
年轻一代更关注的不是工资的多少,而是个人成长与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不喜欢被工作充斥的人生,这不是个例,而是一种趋势。
从一份工作中可以学到什么,不占用自己全部的时间,因为生活除了工作,还有其他许多要去做的事情。
一个人无论如何优秀,为公司做出了多少贡献,都会有被取代的可能,这是工作中的不可抗力。
而生活本身是无法复制的,你有的,只是你自己的独一份。
工作是谋生的手段,终极目的是更好的生活。
更好的生活包括和睦的家庭关系、亲朋之间的往来,适当的放松休息,以及个人的成长空间。
想要获得的尊重并不是依靠无止境的为公司付出可以得到的,尤其是在缺少关怀的环境下,许多东西是会被视而不见的。
(四)
人需要有自己的事业,这是生存的根基,但不是生活的全部。
工作不是人生的主线,生活才是。
可能随时被取代的并不值得押下自己的全部身家,那些可以改变你,去往更高地方的才是真正应该去尝试的。
以上并不是否认工作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明白,但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真正明白的人,是善于处理好工作和生活关系的人,收获的不仅是精力充沛的自己,还有好的家庭关系。
你可以做自己,也可以拥有更多的生活体验,这本就是权利,不应该因为生活而让道,也不应该被轻易剥夺。
人如果缺少了生活的乐趣,就只是一台无休止的机器。
(五)
你的优秀并不是无可匹敌,总有人可能替代你的工作,甚至比你做的更好,公司的权衡必然会择优而选。
你的生活无法被复制,关系、人情、自我,都是渴望拥有的,不应该躲在角落里被冷落。
让生活与工作尽量趋近于黄金分割的比例,人生才有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改变。
36.5℃的我,想要给你100℃的沸腾。微信公众号:大头针思维(datouzhensiwe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