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些传统习俗,就是封建余孽

有些传统习俗,就是封建余孽

作者: DG舸扬 | 来源:发表于2017-10-29 12:07 被阅读0次

这次国庆长假,我参加了一场葬礼一场婚礼,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

但我现在想说的,却是另外一个事。关于社会变革。

其实这些传统典礼中的很多习俗,就是一个事情,告诉周遭:这里有大事发生,通俗点来说,就是“扰民”。

回想一下传统葬礼的大概过程。

设一个灵堂,周围每个交通入口都有充气拱门,每隔1小时左右都要放鞭炮。从设灵堂起一直到出葬,都有道士拿着话筒唱歌,声音震耳欲聋,并且通宵达旦。出葬之日,有灵车车队,响着音乐,并且有吹号班全程吹号跟随。

婚礼亦是如此,鞭炮,花车,接亲,所有的吵闹都用上,不过是昭示两人的幸福。但如今邻居皆不相识,昭示给谁看呢?

所有的这些,在以前的中国,都是极其必要的。因为熟悉的人基本上就是自己的邻居,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敲锣打鼓是最便捷的方式。

但现在呢,所有这些习俗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相干的人一定会通过通讯工具收到消息,而因为熟人聚居在现代社会基本消失,这些锣鼓也就纯粹是骚扰了不相干的人。

再说到另一个极重要的习俗,就是“人情”。

礼金绝对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他的实质就是“众筹”。

每家都需要办婚礼,但这是个不小的花销啊,不是家家都有余粮吧,怎么办?那时候的邻居都是熟人,每家都给点钱吧,反正邻居家以后办婚礼也需要大家帮忙。于是,这件事变成了传统流传下来。

可怕的是,流传过程中慢慢变质了。变质到,生孩子要给钱,满月要给钱,小孩子断奶要给钱,搬家要给钱,慢慢的这些“人情”开支给大家增添了巨大的压力。

但是,这些繁文缛节正在消失。

办葬礼的时候,舅舅们多次暗示,有些流程以后就从简吧,本应多一点悲伤和追忆,但这样折腾下来,就只剩疲惫了。

城市里的葬礼也早已不会请道士了,婚礼的很多陋习已经变成了新闻,年轻一辈的婚礼慢慢变成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父辈的社交工具。红包也只有结婚时候才会给了,也许不久的以后,结婚的红包也会消失。各种明目的礼金本就是以前家庭之间互相走动的线索,随着人口大范围流动,年轻一代天南地北,互相淡漠,礼金的形式开始不适应这个时代。劝酒拼酒日渐式微,包办婚姻不复存在,重男轻女也越来越少。

千年的传统,在最近100年开始发生巨大变化。

因为我们迎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

直到建国后,甚至改革开放后,封建宗族制度一直都没有在历史中退位。不说我爷爷那一辈了,我父亲这一辈小时候,家族中的人还生活在一起,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标签还是家族给你的,比如张家长子、李家大媳妇等等。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是务农,你的社会职能就由排行决定,老爷和长子管事,大媳妇管钱等等。

到我们8090后这一辈,工业化彻底打碎了以前的社会结构,互联网时代又急剧加速了这一过程,多层级的阶级结构开始扁平化。人们从农村中走出,来到城市,谁也不再关心你是哪个家族的几公子,只在乎你是哪个公司、做什么工作。

于是我们震惊的发现,中华民族用千年时间固化在我们血液里的多少传统,就这么消失了!几千年时光的沉淀,就因为生产力的突然飞越,在二三代人身上快速分解。

经济学家哈耶克说,传统、宗教、法律都是人类社会中自发形成的秩序,这些秩序顺应整个社会结构,一旦产生,人类本身没有力量改变。

凯文·凯利的《必然》中说,人类的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有自己的生命逻辑。像一颗种子,会自己生根发芽。

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中说,国家、宗教、企业等都是虚构出来的故事,是一种基于想象的共同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共同认知,人类才能够有效协作,形成更大规模的全球性连接。

震撼我的,是“人类社会”这个巨兽相比人类个体来说,转向如此灵活,适应性如此强大。

许多观念在父辈思想里一旦形成便坚不可摧,但在年轻一辈的心里会生长出全新的花朵,随着人类一代的更迭,变成了“人类社会”的生长和进化。这才是人类能够统驭一切的强大力量所在。

新的传统正在形成,没有谁可逆势而为。

我们正在从传统中走出,但不知有什么新的秩序在等着我们。

我们正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

相关文章

  • 有些传统习俗,就是封建余孽

    这次国庆长假,我参加了一场葬礼一场婚礼,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 但我现在想说的,却是另外一个事。关于社会变革。 其...

  • 封建余孽

    有些东西真的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不是在外面上了四年大学就改变的。 刚和一个同事聊天,说到考证书,挺折磨人的,好几个月...

  • 搞笑的学生自治会

    当年刘和珍去了南昌女子学校,于是南昌女校的校长和教员们都变成了封建余孽,刘和珍为了消灭这些封建余孽,在南昌女校成立...

  • 儒家是封建余孽吗

    近读一文,文中大肆批判儒家是封建余孽。文章认为儒家学说的全部内容就是爱国忠君,培养顺民。文中说:“子孝于父,妻从于...

  • 封建思想的余孽

    (也读过余秀华、贾浅浅的一两首诗) 东方刮起了自由的风有思想者解放思想没思想者解放肉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所有人...

  • 奇幻世界

    我现在很有些担心,在我上小学时,老师问我有什么理想,我说:“想当皇帝,娶好几个娘娘……”我很担心我这样的“封建余孽...

  • 千叶的故事(2)

    那个年代,左不过是受着封建思想的余孽荼毒,女人的地位能低到不能去想的地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千叶,就是这么走...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40

    現在研究的說孔子這一句話有問題,那一句話有問題,什麼“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是封建的余孽如何如何,就是他不懂。還...

  • 余孽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他仍然很平静,有始有终,他是明白的。 这场漫长的文明马拉...

  • 多年之来婚姻观

    看到网上总是诟病中国式婚姻观:说那种一忍再忍,一让再让的婚姻是封建余孽。赞同:有个不太相合的直接离去。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些传统习俗,就是封建余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et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