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 第四章:信仰之我们为什么没有信仰
艺凡:罗马人有信仰吗?
易中天:没有。
艺凡:但他们有神。
易中天:神不等于信仰。
艺凡:什么是信仰?
易中天:信仰就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这里面有三个条件:第一,相信;第二,坚决相信;第三,相信的对象既不属于自然界,也不属于人类社会,这就叫超自然、超世俗。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三条最重要。
艺凡:为什么?
易中天:因为只有这样的存在,才需要信仰。事实上,这个存在如果属于自然界,就可以用科学实验来证明;如果属于人类社会,则可以用日常经验来证明。现在既不能靠科学实验,又不能靠日常经验,又该怎么办呢?
艺凡:只能信仰。
易中天:信仰的作用之一是安顿灵魂。我们知道,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的眼睛不能像猪和鸡一样,只盯着面前的食槽。就算他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得问个为什么。我为什么会这样?是命运吗?是环境吗?
艺凡:为什么呢?
易中天: 答案可以有多种,终极之问却只有一个。比如你可以说,我之所以这样都是因为我自己。那么请问,你为什么会这样?社会和环境所使然。那么,社会和环境都相同,人和人又为什么不一样?
艺凡:为啥呢?
易中天:可以有两种解释:人各有命或自作自受。如果同意第一种,那么请问:什么是命运?命运归谁主宰?人的命运为什么会是这样,不是那样?当然,你可以回答:命运是自己掌握的,我的命运就是我的选择。那好,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艺凡:这就问不下去了,无解。
易中天:实际上,人之所以能够回答某些问题,是因为他有理性和知识。但,理性和知识是有边界的。就算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也回答不了人为什么幸福或不幸福。
艺凡:回答不了又希望心安,就只能信仰。
易中天:正如信仰的对象一定超自然、超世俗,信仰本身也一定超功利、超现实。出于功利目的的任何念头和仪式都不能叫信仰,最多只能叫崇拜。现在来看罗马和中国。
艺凡:这方面有什么相同点?
易中天:都相信万物有灵。也就是说,不但人,动物、植物、自然物(比如山和水)都有灵魂。它们的身上和背后,也都有不可知却可控制或可利用的神秘力量。这就产生了两个结果:占卜和多神。占卜其实是一种巫术。罗马人占卜有两种,一种看动物的内脏,一种看鸟类的飞行。如果是军事行动,则看母鸡的进食情况:食欲旺盛则吉,食欲不振则凶。
艺凡:管用吗?
易中天:第一次布匿战争时,罗马舰队的指挥官便特地带了一群母鸡上船。可惜,无法适应环境的母鸡们一连几天都拒绝进食,指挥官则一怒之下把它们统统扔进了大海。指挥官说:既然你们不想吃,那就喝个够吧!结果,据说此人大败。
艺凡:这不是信仰,是实用。
易中天:多神崇拜也一样。相信万物有灵的,一般也都相信万物皆有神明。
艺凡:难怪罗马的神殿,叫万神殿。罗马信奉也是实用主义。
易中天:中国也一眼,观音菩萨管生子,赵公元帅管发财,但,中国和罗马都没有创世神。
艺凡:为什么没有呢?
易中天:因为不需要。实用主义的原则向来就是只管有用,不问来历。所以,中国和罗马也没有专职的神官,没有神在人间的替身和代表。罗马的神官其实是公务员,中国则只有游方道士和挂单和尚,甚至江湖骗子。
艺凡:罗马和中国,确实太像了。
易中天:只有一点是不同的:罗马的神有着跟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和缺点错误。爱神维纳斯和战神马尔斯偷情的故事,就被做成雕塑供人欣赏。作品性感至极,全无神性可言。原因在于国情的不同。中国人以德治国,诸神必须道貌岸然。罗马人以法治国,便会坦然承认欲望的合理。
艺凡:这确实不能叫信仰。
易中天:显然,有鬼神未必有宗教,有崇拜未必有信仰。神话可能是宗教的源头,崇拜也可能是信仰的起点。但从这两点出发,却完全可能走到另一条路上去。比如印度,比如佛教。且听下回分解,佛教:无神的宗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