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练三问:
1.人们和生活正在给予我什么样的回应?
2.我传递出了什么样的信息而导致这样的回应?
3.在这些信息之下,潜伏着什么样的创伤?
在我感到痛苦的生活情景里,我回忆起有一次我把一位学生叫到办公室,问她对我们现在课堂的感受,她说:“没有吸引力。”
她所传递的信息是因为感觉课堂没有吸引力,所以上课就做了别的事,没有认真听讲。虽然我听到这话感到不舒服,但确实这学生说了她真实的感受。我当时听到后感觉一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满足学生的要求,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我在课堂活动环节的设计上,在知识点的训练和导入上,在互动环节上,在激情和身体语言上,在突发事件处理上,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可能都没有突出的亮点,没有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所以她感觉上课没有意思,无聊乏味。
我的课堂设计都按部就班,把重点词句都讲解练习到,同时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
在当时的情况下,从20多年的大学教育模式一下子切换到高中的紧张的教学模式下,我已经做到了最好。要做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目前没有能力做到,时间精力有限,我自身的教学水平和领导力也有限,无法与现阶段复杂的学情更好地结合。
在这些信息下,我表达了一种负重前行,接受现实但短期内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观情绪。对学生的反馈,我确实感到悲伤,丧气,痛苦和焦虑。
这正是这种限定性的信念,导致了我对于学生的诉求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和改变,还是在原有课堂的基础上尽量维持纪律,不出大乱子,保证上课的进度。所以课堂吸引力这一块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为没看到自己的反馈得到了老师的积极回应,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还是提不起精神,不自觉地会讲话,思想开小差,做别的事,对学习不感兴趣。课堂纪律也就依然没得到改善,这是一个负面的死循环。
我在课堂上的表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1.我已经尽力了,别对我有更高的苛求,我目前没条件满足你们的需求。
2.我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不能时间过去了,课还没讲完。那样的话,没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这会被看做是最大的失职,最大的不负责任。
3.你们为什么就不能体谅下老师的辛苦,不在课堂上讲话?不为其他想学习的同学考虑,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呢?为什么没给老师起码的尊重呢?
4.纪律问题我现在无法彻底解决,只能尽力维持,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我无法既做到课堂趣味盎然又让大家学有所成,还保证教学进度不拖后。
这后面隐藏着这样的创伤:
我确实无能为力了,没办法了。别怪我,早知道在这所学校的学生是这种情况,我也许就不来了。学生不配合,不理解老师对他们的付出,一点不尊重老师,很是伤心和失望。
你们为什么不理解我?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学业和前途考虑,认真把学习搞上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