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每课一得”

关于“每课一得”

作者: 右鸣风 | 来源:发表于2025-09-21 19:57 被阅读0次

有些学生似乎对课堂上的任何内容都提不起兴趣,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生动有趣,或是播放怎样精彩的视频,他们都显得无动于衷。面对这些看似“油盐不进”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上真正触动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有所得”?

关键在于创造“体验”。美国学者鲁德曾说:“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教学的必然结果。它源于取得成就的满足。”因此,仅靠外在形式吸引学生,其效果往往是短暂而表面的。真正可持续的学习动力,应来自于对学习内容本身的投入与体验,尤其是在互动、操作、讨论甚至争论中获得的真实参与感。

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成功——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值得教师用“放大镜”去发现和肯定。所以我们至少要养他们有小小的收获。每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学会了”“我做到了”,让这些小收获使他们觉得上课有意思。因此,我们应当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学习状态最消极的那一个——都能在课堂中收获哪怕一点点进步。

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每课一得”?

那就从目标清晰、任务具体开始吧。一节课到底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应设计哪些核心活动,教师需心中有数。任务不宜过多过杂,更不能过于困难,否则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但也不应太简单,失去挑战的意义。关键是要把握“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遗憾的是,在一些课堂中,我们仍看到教师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对待学习薄弱的学生——比如不断翻动PPT,重复讲解,或是让学生机械跟读。例如某些早读课,教师领读数十个单词,一轮又一轮,而学生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机械的“鹦鹉学舌”。这样的教学,不仅低效,更可能加剧学生的畏难和厌倦情绪。

如果我们能做出一些调整:比如精选少量核心词汇,结合例句与真实语境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逐步掌握;或是设计小步骤、带成就感的任务,让学生不断获得“我努力我能行”的心理反馈——教学效果或许就会截然不同。

课堂内容不必求多,重在让学生学会;不必求全,重在让他们每一节都有实实在在的一得。一旦学生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兴趣便会自然生长——他们将不再置身事外,而是逐渐投入,甚至开始喜欢你的课堂。

相关文章

  • 近日语文教学思考一二

    语文 一、关于日听 日常听写太繁琐,古诗想日日听,不间断,每课又有每课的一类字二类字课内词语等,内容都涉及...

  • 再见,365守护计划的家人们

    4天五课,每课有每课的特点,每课有每课的精髓。 下午,365守护计划第二讲《心灵的守护》刚结束,《爱自己》的心经仍...

  • 每课例句

    第一课 小李是中国人 小李不是学生 小李是中国人吗?是,是中国人。 小李是学生吗?不,不是 小李是大学的老师 第二...

  • 速记之一次努力改进后测试的思考

    关键词:输出输入,思考机会,试题形式,每课考点梳理。 每课有知识点总结,每课练字仔细评讲,耐心板书,课堂纪律重点关...

  • 斗室散人胡扯

    一加一得二, 二加一得三, 三加一得四, 四加一得五, 五加一得六, 六加一得七, 七加一得八, 八加一得九, 九...

  • 且教且思,每课一得一失一疑(四)

    口语交际“民间故事《老鼠嫁女》”,教学提示:一、听故事要借助图画记住故事情节;二、讲故事时声音要洪亮,让别人...

  • 且教且思,每课一得一失一疑(二)

    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课。 得—— 在进行教学重点活动中设计了“青字大变身”的小游戏,学生分别...

  • 且教且思,每课一得一失一疑(八)

    得—— 文段第一自然段有一句“到处一片清凉,首先让学生说“到处”的意思,然后引导除了“高山、田野、街道、校园”...

  • 且教且思,每课一得一失一疑(十五)

    本课以“把桥喻作彩虹”开篇,引出了孩子的美好想象… 得—— 通过反复的读,体会“我”关心家人充满童趣的...

  • 且教且思,每课一得一失一疑(十四)

    得—— 本课是一个经典篇目,学生对诗句非常熟悉,张嘴就背。但通常这样的习惯对于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没有多大帮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每课一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jbz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