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学霸社群
第十二周品牌模型项目应用小十六#新学霸社群#

第十二周品牌模型项目应用小十六#新学霸社群#

作者: ahia是我的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22:54 被阅读0次

用思创客品牌画布看“全民阅读时代,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如何打造精品项目?” 

 开始前,先问两个问题,为什么会需要用品牌画布来分析政府服务项目。

 给政府做项目,是不是做做样子就够了?

答案当时是不,不仅仅是日益严格的项目前后审计,也不仅仅是政府项目组的年终报告要有区别,更在于阅读环境和小伙伴们的双提升。

 那么做完的项目就像是还给了亲妈,作为后妈的乙方,我们除了做好项目,是否还需要考虑项目的成长性?

 答案是,尽管微弱也要坚定的,当然要考虑!

 面对这两个答案,如何在年复一年的创新想法上,提出有竞争力的提升方案?如何在乙方的身份框架下,将项目成长为与政府共同依存的大树?都指向了一个词——品牌。

 在应用思创客品牌画布之前,我曾应用过商业模型画布对项目进行过一次剖析,但更多的站在了公司的角度,没能达成很好的“和解”。可以说,之前都是把项目-公司-品牌作为相互关联,又割裂的分析,未能站在一个共同目标“品牌”的角度上,作出基于项目是一个“品牌”的发展角度去理解。

   我将简单尝试应用品牌画布中的我是谁,和谁比,卖给谁,对项目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相关成效的推导,并在最后对于今年的项目战略做一个提炼。

一卖给谁

 在这里,项目“卖”给的用户,不再是付费的政府,而是为政府这笔费用买“社会效益”单的大众,即关注儿童阅读的家庭。排除入场商户还有关注童书市场的相关机构和相关从业者。以“儿童”为核心的家庭群体,才是展会的核心用户。通过对以往四届的用户接触,在定量调研之前,我将粗略的结合之前的传播效果,现场活动反馈和全年新媒体反馈来做相应的分析。

1. 核心用户分析:顺序依次为儿童读者的妈妈,姥姥和爸爸,以及在校老师。容易收到身边人的影响,核心用户彼此之间影响,其中在校老师当身份为老师时,相对独立,单向影响其他用户。

2. 痛点需求分析:给孩子找好书,买好书,多看书,提升孩子的阅读素养,部分家长想提升自己教育孩子阅读的能力。

3. 用户关系分析:用户希望可以在这里看到最全的适用于自己这个年龄的书,认为这里买书便宜,推荐的书和方法靠谱。相对于其他的书展,对于中国童书博览会的认知更直接——“孩子的书”,“给孩子买书”;这个用户群体的特色,是辐射范围明确且特别适合做裂变增长,用户群具有1-6的消费者影响力(1个孩子6个大人,父母奶奶爷爷姥姥姥爷),以及1-20的消费者社群最小规模效应(按照社区邻居和父母朋友以及园所学校同学的基本社交圈计算);用户跟项目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中国童书博览会的官方公众号和每年一度大量的全市广播公交地铁以及线上传播,其中官方公众号的传播有30%的现场转化率,(大概值,主要通过赠票的现场核销得出。)在2018年的其他合作公众号中,个人IP较强的亲子教育公号在众多合作传播伙伴中,转化质量最高,主要体现为付费意愿和留言互动质量上,并且可看出有些是童博会原先没有覆盖到的人群,这一点在其他平台中不常见;部分用户认为,展会应该是免费和公益,不接受任何形式和品质升级的收费,主要认为,进场买书,不应再付门票入场。

二和谁比

 在这一环节,我将融合政府项目本身,以及公司在项目承接中的差异性,双线比对。

1. 市场环境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从展会对于政府的意义层面,展会经济对于政府区域经济的提升,不需要多做叙述,不管是展馆观众消费,还是展馆的租赁以及相关收入来说,对于政府来讲,是文化的投入,其他地方也有经济效益的回报。对于政府的社会效益来讲,也很难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在短短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在线下覆盖20万的读者人群(不包含展馆内的出版业/教育业/文化业的从业者);从全国的全民阅读推广来讲,中国童书博览会这种类型的大型落地活动,也越来越受青睐,主要体现在项目在地方品牌化的可行性,大型活动的参与效果可视化,更容易有群众口碑;对于提供此类服务的公司来讲,超大型展会有上海童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展,两个都是tob展会,其中有部分是童书展区。上海今年有承办方的变动,依然是国际会展公司承办,北京新国展承办方依然由中图承办自家的活动;其他各地目前成功的落地活动,有我们公司的上级指导单位,未来要依靠公司来执行,以及从公司出走的其他同事。市场需求可见,差异化清晰。不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有同期的玩具博览会和其他不确定主办方的母婴展,主要是蹭同期的宣传流量,内容差异化是以玩具为主,也有少量图书教育内容。

2. 未来趋势分析:位于未来发展来讲,中国童书博览会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首先是针对于上海的国际童书展来讲,还没有作为一个全国出版社不可缺位的童书展;对于国际参展方来讲,目前没有一个国内展会,可以如此精准的聚集到一线城市,对儿童阅读需求明确且付费能力强的真实家庭。不管对于出版社,文化机构,还是教育商,童书都仍然是一个正向开放易链接的用户接触场景。

3. 存活要素分析:参展商,政府资金支持,相关产业商家广告投入,用户愿意到场,现场视觉内容服务条件场馆管理的品质。

4. 学习标杆:两家大型图书展,博洛尼亚童书展,以及其他大型亲子家庭消费的展会。

三我是谁

    1.政府文委要提升本区的全民阅读水平;

    2.公司作为承办方积累了全国的童书出版单位; 

    3.在以往的承办中,每年都提出了亮眼的现场解决方案,并建立了附加在展会基础上的书单和其他行业评选;

    4.全国最大的toc童书展会。

“庆幸”的是,在四年为了项目提升过程中,对一些项目,如好书榜单,中国原创插画师两个项目的坚持,产生了对于普通大众,专业绘作者(也会带动对出版机构)的价值效应。之前是觉得好的内容不能砍掉,要不然没有行业高度,现在从品牌画布来看,是众多内容中,具有产品竞争力以及可增长的产品。

由于品牌目标,不管是政府还是其他竞争项目方都是一致的,也不做具体的拆解。

仅从这三个角度来看,今年如何作针对其他竞争者,并能明确持续提升的方案策略:

(匿了匿了 这个思考结果太有价值 不能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二周品牌模型项目应用小十六#新学霸社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op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