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根是什么?是心。归根复命就是佛家所说的洗心静思,制心一处。能做到这一点时,你的心就会静到极致,你的生命本体会与道合一,因此古人把静心的训练称为修道。
修道以静心为主,心一旦静下来,与道合一,就会摆脱一切干扰,拥有主体智慧,也就是我所说的让心属于自己,明白世界是心的倒影,不去在乎很多东西。
让心静下来和回归本体是一样的,人只有让心属于自己,也就是回归于本体,心才能真正的静下来,这是一种智慧,要想拥有这种智慧,实现心的主体性,就要明白心和物之间的关系,心物是一体的。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她自己的心,因为人必须靠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官来感知世界,当这些器官将信息回馈给大脑的时候,大脑就会形成一个印象,这个印象就是人所认为的世界,所以对人来说,世界就是心。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永远是自己的心定义的。
心决定了自己的生活,也决定了自己的感受,所以,想要改变世界,就要从改变自己的心开始,心一变,世界就变了,至少自己对世界的感受会不一样。
回想昨天在医院验血的状况,对于见到针就紧张的我,努力的想放松自己,先是转移注意力,其次,是想安住在能感知到痛,但本身并不会痛的那个境界里。可当护士用棉球才开始擦拭,我的心就已经紧张的揪成一团,啥都忘干净了。感恩护士轻柔的抚慰,这话语的能量,犹如寒冬里的一抹暖阳。就在杂念纷飞时,一切都结束了。其实,真的没有感觉到疼。可是,脑海中的疼已经远远胜过了身体的感受。
晚上读书正好读到了这段文字,简直就是写给我的。只要是活着的生命,就一定会得病,没有人能不得病,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对待疾病的态度,而不是得不得病。有些人一旦得病就觉得痛苦、恐惧,这比疾病本身更加糟糕,因为疾病原本有可能痊愈,但痛苦对自己的折磨却会加重病情,让一些本不用死的人病死了。
对他们来说,因为生病而产生的烦恼,对精神的折磨远远大于疾病本身带给肉体的折磨。所以得道者的幸福不是不得病,而是得病也不能让他生起烦恼,不能摧毁他的安详和快乐。
每个人吃的都是五谷,谁能不得病呢?谁都会得病。在得道者心中,得病和呼吸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都是必须坦然接受的东西。他不会光接受呼吸,不接受得病;光接受出生,不接受死亡。因为他的心属于自己,不属于疾病,归根复命之后就是这样。
接纳和面对,看破和放下。安住真心不生烦恼,任何外物不要摧毁和干扰自己内心的安详和快乐。更不要因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让自己紧张和恐惧,也不要因人为的妄念,放大痛苦和烦恼,自己折腾自己。念头和妄念除了平添烦恼,再无任何益处。看住自己的心或通过祈请让自己升起觉察,让自己能时时处处平静、祥和、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