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乡来到学校已经三个月了。上了大学以后,很少会有这么长的时间不归家的,往往每逢节假日我都会跑回来。除了想念我那舒适的大床和家人做的一手好菜以外,最想念的还是我的母亲。
朝花夕拾,这让我想起了一桩往事。
我很喜欢妈妈做的红烧排骨,小的时候就很爱吃。所以,每次回家的第一顿饭,母亲总会做我喜欢吃的红烧排骨。
时钟的发条拨回到小时候。我的记忆觉醒得非常早,当我牙齿都还没有长齐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啃排骨,但是又嚼不烂。
母亲总会帮我稍稍嚼烂以后,再喂到我嘴里。这个习惯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也许有的朋友会觉得有一点不适,但在一位母亲心里,她只想着喂饱自己的孩子,喂他喜欢吃的东西,让他健康茁壮地成长;而在一个孩子心中,我只是想把肉给嚼烂仅此而已。
这种互动就是这么简单,这种情感就是这么纯粹。
我和母亲经常会看中央二台的《回家吃饭》节目,如果恰巧遇到做排骨的,我会兴奋不已,看得口水直流。
节目中的一则公益广告让我很有感触,大概是讲用公筷的。儿子说现在提倡使用公筷,母亲却说这都是些穷讲究。
是啊,现在提倡使用公勺公筷,以防细菌病毒交叉感染,这本身没有错,但却狠狠地稀释了原本大家浓厚的感情,恰如一碗浓汤变回一瓢清水。
我时常在思考,这是一件矛盾的事情吗?确实是的。一方面要保持健康,一方面要维系感情,确实有些两难。
但是想想办法也能解决,稀释了的感情我们再去把它调浓就是了。
过年过节回家看看,帮帮父母做点事情,一家几口去旅旅游。最不济的,也可以多给家里打几通视频电话。
还有一件事情印象非常深刻。
那时我家还住在父亲的员工宿舍,是一栋破旧的筒子楼,卫生间在外面,是公用的。但是小的时候,父母害怕我有危险,往往会把我锁在屋里,怕我出去跑丢,也怕外人进到家里。如果内急怎么办呢,只能准备一个夜壶。
恰巧那天早上父母离家之后,我的肚子感到非常不适,就去夜壶方便了一下,然后盖好盖子。过了不久,我忘记了什么原因,一不小心碰倒了夜壶,只见装着满满“货物”的夜壶在一瞬间倾泻而下,逐渐布满整个屋子。
此时此刻,这里已然变成人间炼狱,我的内心开始备受煎熬,我无暇去顾及这臭气熏天,只是想着父亲会不会骂死我。我就这样不知所措,心急如焚地等待接受父亲的审判。
我听到了劳保鞋的脚步声,是父亲回来了,我的死期到了。父亲拿着给我带的盒饭,皱着眉头,没有说什么话。他把盒饭放到桌上,示意我去吃饭,自己却拿起抹布开始跪在地上打扫起来。没有说一句话,而我宛如一个傻子般地就知道吃,也不管周围是什么环境。
这件事情,长大以后,父亲总是挂在嘴边。小的时候不说什么,现在让我感到尴尬,也许是他打趣我的一种方式罢了。
前几年有一回,奶奶在去卫生间的路上,摔了一跤,摔碎了骨盆。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来说,这一摔可能是致命的。经过抢救、输血、手术之后,奶奶得以保住性命,但是却需要人不间断地照顾。
爸爸作为长子,顺其自然地成为了照顾奶奶的不二人选;妈妈作为长媳,同样难辞其责。做饭、送饭、喂饭,端屎、端尿、擦身,这些事情全都落在了他们俩的身上,但是很少听到怨言。
他们现在做的,可能就是我以后要做的。当我问问自己,是否能做到时,我很惭愧。当时我妈病倒之时,我都只顾自己,以后他们老了,我有这个决心和能力再去照顾他们吗?此刻的我,没有信心,也很怀疑。
没错,现在的人确实可以花几个钱,请个看护,这样就可以免受其苦,完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更有甚者,就连探望都称没有时间。但是,回头想想自己也曾被父母喂过饭,也曾被父母换过尿布,他们怎么没有嫌弃你呢?
鸟儿尚会反哺,人却不能,不禁让人唏嘘嗟叹。
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广泛传播的时代,这同时也是一个感情日渐淡漠的时代。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跟随时代的脚步快速前进,却忽略了去欣赏人生之路上沿途秀丽的风景,忘却了身边曾经与你一起同行的人,甚至想不起来自己最初的梦想。
朋友,现在停下脚步休息一下为时不晚。静静地欣赏那些未曾注意过的沿路风光,你会发现世间万物的灵动多彩;贴心地照顾那些帮助过你的家人和朋友,你会收获更多的温暖与希望;好好地想想你最初的梦想,它会帮助你重拾人生的动力。
片刻修整之后,我们可以重新启程,带上途中多姿多彩的景致,带上家人朋友的殷切期许,带上我们的梦,重装上阵,向着未来一起出发。
待到父母老去之时,他们或是已经没有完整的牙齿可以咀嚼食物,或是没有行动能力自己解决大小便的问题,你是否也能做到亲自喂食,端屎端尿吗?我想,大部分人扪心自问,都得自惭形秽。
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出发,出发欣赏各路美景;出发学习照顾父母;出发实现人生价值。
但是,同样请你记住,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能自私自利地只去开辟平坦自己的人生道路,还要时常帮助那些曾经为你奠基的人。帮他们拔一拔路边的野草;摔倒时也上前去扶一把;走累了给他们递上一瓶水;饿了也给他们分上一碗粥;当然也可结伴同行。
虽然我们人生之路各有不同,但是我们的起点和重点却是殊途同归。我们总要出发,我们定会达到。沿路会有多少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之后才能知道。
让我们,一起向着未来,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