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太清宫,又名太清丛林,位于沈阳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始建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据《太清官丛林历史志略》和《太清官特建世系承志碑》记载: ''康熙癸卯春,奉省畿内,旱且甚。祖师郭守真,迎请至奉,尊为师长,择省垣砖城西北角楼外水泡一段。撤水填平。特建道庙一区,本慈恩寺名三教堂"。
乾隆三十年(1766年),三教堂遭水灾,殿宇倾圮,经三教堂道士赵一尘募化,逐步修复。1768年,又由道士马阳震在盛京魏将军、刑部侍郎荣及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扩建三教堂,增建了外院群房以及西院老基屋宇并大殿前的东西两廊,周围建围墙,1779年完工,三教堂遂更名为太清宫。
太清宫坐北面南,山门开于东侧,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关帝殿、老君殿、玉皇阁、三官殿、吕祖楼、郭祖殿、丘祖殿、善功祠、郭祖塔等;原有殿堂楼阁及道舍等房室一百余间,面积五千二百余平方米,是东北著名的道教全真十方丛林。
中华民国初年,太清宫成为中国道教会关东总分会的所在地。民国三年(1914年),经诸山公议和各界推举,近代著名道家、书画家葛月潭从监院升任方丈,随即开坛传戒。
沈阳太清宫,为国务院第一批颁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于一九八三年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