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甚至72小时,不然总觉得想做的事情永远做不完。
可惜,残酷的现实是1天只有24小时。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实现时间的效益最大化,就成了你的当务之急。
那具体要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呢?
下面我以今天发生自己身边的2件事为例。
第1件事是:组织易效能253期K组(高能组)的小伙伴,5/29-5/31到厦门聚会。
今天开始可以订5/30到鼓浪屿的轮渡票,早上我便在群里@大家订票,然后确认住宿、出行的事。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大家对很多信息还是不清晰,在群里反复确认。作为组织者的我,对此倍感心累”。
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经过反省,意识到是信息的呈现不够简洁明了,以及没做出具体的人员分工。所以,大家很蒙,而我很累。
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后,我迅速做出了调整,进行了如下图的人员分工,以及将信息最简洁明了化。
发出上图的内容之后,小伙伴很快做出了反应。
恩佑迅速对接好了要住的民宿,而作为财务大臣的瑛姐付了款,这样就把我们在厦门住的地方确定下来了。
通过这个过程,我总结出两点:“要想高效利用时间,必须学会授权分工以及传递信息要简洁”。
试想一下,如果我没给他们安排具体的分工,很多事情就得自己跟进,自己精力有限,就会弄得很累。他们则会由于参与得太少,而缺乏参与感。
其实之前恩佑就提醒过我进行分工,每人负责一小块,这样大家的负担都不会太重。
我当时考虑到参加聚会的人员还没全部确定下来,再加上自己想当然地以为一个小聚会也没太多事,所以没进行分工。结果要跟进的细节还是蛮多的,如果早点分工,我就会轻松很多。
另外,我把具体的时间安排表写出来之后,大家都对这次的游玩聚会安排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不会再像之前那么不清晰了。
这样一来,我可以有更多精力做其它事情,而大家也因为参与了这个筹备的过程,对这次聚会的参与感会更强。
这就是双赢,何乐而不为?
第2件事是:今天下午,我的创业项目的另外一个合伙人Alan,一直在追问我一些关于银行对公的事情。
我们公司的银行相关手续都是我去办的,相对对一些手续会比较清楚。
但是,他今天问的很多问题,确实超出了我知道的范围。
Alan如同机关枪一般的连串提问,把我搞得真是疲惫不堪。
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两个这样做事,会比较低效。
因为Alan是非常专业的财务专家,所以他对这一块的事情自然会问得比较专业、比较细,而我显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答起来就很吃力。
虽然由于Alan一年有一半时间不在国内,所以银行相关的手续都是我在办,但是对于专业的财务问题,还是应该由他去直接问银行才对啊。
于是,我迅速把银行的电话发给了Alan,他有什么想了解的,就打电话过去问就好了。
这件事使我意识到:“让我方的专业人士,去对接他方的专业人士”才是做事的高效之道。
这样一来,我、我方的专业人士和他方的专业人士,做起事情来都能发挥自己所长,实现效益最大化。
幸亏我还略懂反省,能把一些比较琐碎、耗时耗力耗神的事情变得高效化了。不然,自己就只能在假忙碌中变得低效:“花了很多时间,却没出什么成果”。
我由此总结出一句话:“不在真反省中变高效,就在假忙碌中变低效”!
对于如何高效管理时间,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