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若从观众角度评判,可分四个层次:
一、无人理解:其实这根本不是作品,更与艺术无关。除了自己外无人能懂的东西,只能算痴人说梦;
二、通俗易懂:只能算是作品而与艺术不沾边;
三、曲高和寡:作品要表达的内容很高雅或深刻,但真能理解到此深度的观众少之又少;
四、雅俗共赏:普罗大众可以从中看到通俗易懂的内容,而和寡之士又可从中寻出高曲的精髓。雅俗共赏最经典也是最高境界的典范当属《红楼梦》,我们既会从中看到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也可因一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性练达即文章”的对联而拍案叫绝,甚至厨子都能从书中找到茄子配鸡油的灵感。但雅士和俗人从同一部作品中看到的内容不会一样——这才是雅俗共赏的真谛。
可惜我们常看到很多演艺圈大腕,在访谈中亦或节目里,常先把高雅讽刺个溜够,然后再以雅俗共赏自居——其实不过是来掩饰其俗不可耐的囧。当然更多的是,他们甚至连什么是雅俗共赏都不懂。用王朔的俗话来说这叫“无知者无畏”;专业术语雅称为“达克效应”——越蠢就越意识不到自己蠢。
这的确很无奈。造成国人多年来对艺术理解普遍存误区的这一现状,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但这一问题非本文主题此处不赘。

书归正文,回到主题上来。
近年迪斯尼采用所谓“真人版”的方式,大量翻拍那些曾经取得巨大成功的动画旧作。如《狮子王》、《小姐与流浪汉》还有《阿拉丁》,这当然得益于电影特效技术的日新月异。而真人版《阿拉丁》如果按前文对艺术作品分类来划分的话,说它是一部雅俗共赏的电影绝对当之无愧。
此片有多“俗”,无需废话看看票房就知道——超10亿美元。但这片子有多“雅”呢?或说:我们真正看懂了这部商业大片吗?闲言碎语你不听,我来表表阿拉丁……
历来一流神话作品都是借神怪来暗寓人间之事,比如《西游记》、比如《聊斋志异》。而《阿拉丁》也是如此。那么影片中的灯神代表的是什么呢?这正是本片的“诗眼”所在!
灯神,其实指的是我们每个人真实的内心、真正的自我。而电影故事的暗线,就是一个人寻找内心并战胜自我的过程。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别急,来我们一起看片……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