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看视频,刷到了一首歌,《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一首由吕致清作词、巩志伟作曲、郭兰英演唱的歌曲,是1965年科教片《大寨田》的插曲。
歌词如下:
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
大寨就在这山下边,
七沟八梁一面坡,
层层梯田平展展,
层层那个梯田平展展。
牛羊胖乎乎,新房齐崭崭,
炕上花被窝,囤里粮冒尖,
银光满屋喜气多,
社员梦里笑声甜,
笑声那个梦里笑声甜。
一朵红花开,百里光闪闪,
陈永贵是大寨的好领班,
铁手磨光金锄把,
汗水洒满了块块田,
汗水那个洒满了块块田。
年年新套套,步步夺丰产,
怀揣社员心,眼向全国看,
依靠贫下中农掌大印,
永不褪色的好党员,
好党员。
一条阳关道,万马奔向前,
这就是大寨的英雄汉,
扁担挑走烂石坡,
撅头开出米粮川,
撅头那个开出米粮川。
困难一层层,歌声一串串,
冰天造大坝,雪地移高山,
哪怕灾害有千万,
敢教日月换新天,
换新天,换新天。
今朝再聆此熟悉美妙之音,抚今追昔,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一是歌词美,歌曲好,唱得棒。这首歌词堪称经典,生动的语言,把大寨精神向大家呈现,歌词句句精辟,字字经典。例如,“七沟八梁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这句歌词生动地描绘了大寨独特的自然条件及其焕然一新的面貌;再如,“牛羊胖乎乎,新房齐崭崭,炕上花被窝暖,囤里粮食满尖尖”,这些画面形象地展现了大寨人民通过辛勤努力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如,“一朵红花开,百里光闪闪,陈永贵是大寨的好领班”用朴素而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大寨人民对领头人陈永贵的由衷爱戴。歌词经典传颂,曲调悠扬完美,演唱深情动人,一部科教片的插曲竟能如此尽善尽美,实属难得。再回过头来看看不少现代电影,能够留下记忆的少之又少。
二是大寨精神永放光芒。“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学全国人民。”这是毛主席当年发出的伟大号召,虽然已经过去了60年,但大庆精神、大寨精神并没有过时,在新的时代赋予新的内容,他们为国家、为民族拼搏奋斗的精神永放光芒,永远是中华民族之魂。
三是人们怀念那个时代。这部科教《大寨田》片发行是1965年,那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夜,国家还没有开始动荡,一切都欣欣向荣,无论是电影文学艺术或是科技教育,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五六十年代(“文革”前)的电影几乎都是能传世的精品,让人怀念。
重新聆听这首歌,倍感亲切,再一次受到鼓舞,受到振奋,受到启迪。歌曲,就是要这样创作,要反映当时的伟大时代,留下深刻的历史烙印,成为能够流传的不朽经典;电影,就是要这样制作,生动、深刻、鲜明地展示我们学习的榜样,让大寨的精神高度浓缩成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之中,让大寨精神在各地开花结果。
2025.3.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