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拉里是一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飞行员,战争结束后,他身戴军功章以英雄的身份返回故乡,等待他的是美丽的未婚妻伊莎贝尔以及众多优秀工作的邀请。
在外人眼中,拉里无疑是人生赢家,当伊莎贝尔再次见到拉里时,她敏锐的察觉到拉里身上散发出来的忧郁气息。
在战争的残酷舞台上,拉里亲眼目睹了好友为了掩护他而牺牲的惨状,那些画面犹如锋利的刀片,无情的割裂着他的内心,愧疚感如同沉重的枷锁将他牢牢的束缚,使他在无尽的痛苦中挣扎,在经历了生死边缘的徘徊后,拉里对生活似乎失去了所有热情。
他既没有去大学深造,也拒绝了那些令人羡慕的工作机会,反而选择了一种随性的生活方式,以此来放空自己的心灵,他试图探寻在死亡面前,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而他的思绪却如同陷入了浓雾之中,无论怎样挣扎,都始终未能找到那个满意的答案。
在伊莎贝尔眼中,一个出色的男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并在职业上取得杰出的成就。现在看来,他似乎正在逐步远离这个理想形象,每天不是瞎溜达,就是沉浸在书海中,心中的迷雾却越发浓重,他开始思考,或许离开这个熟悉的环境,远方的未知能为他揭晓答案,终于他下定决心与心爱的伊莎贝尔告别,踏上了前往巴黎的路途,寻找他心中的答案,在巴黎期间他全身心的投入阅读并学习了拉丁文和希腊文,以便直接阅读经典原著,他还深信,体力劳动能提升思维的清晰度,因此他选择成为一名矿工,并通过繁重的劳作来锤炼体魄和磨砺意志。
伊莎贝尔也曾来到拉里在巴黎的住所,试图挽回他们的感情,然而当她目睹到那里的杂乱无序和拉里的不修边幅的模样时,她内心深处的热情开始消退,她逐渐意识到这个男人已经无法为她提供渴望的生活。
于是她决定重返美国,寻找自己的新生活,此后拉里也踏上了他的流浪之旅,在游历了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之后最终抵达了神秘而古老的印度,在这片充满智慧的土地上他遇到了一位智者,深入了解了灵魂轮回的学说,这个学说解释了人类苦难前世因果,并指出通过持续的善行可以减轻来生的苦难,在这个过程中拉里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他的内心世界也变得更加广阔和深邃。
当拉里用刀锋斩断自身的枷锁后,重新回到欧洲时他发现伊莎贝尔已经嫁给他的富二代好友,然而由于经济萧条,他们的生活已经远不如从前富裕,甚至有些拮据,尽管如此拉里并没有怨恨,还用在印度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而后他重逢了儿时的伙伴,最终拉里选择回到美国,在一家修车厂成为了一名维修工,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还有可能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但是无论他选择走哪条路,我们都可以肯定他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与《刀锋》中的拉里,似乎都在讲述现实与精神层次的对立,以及面对羁绊式的取舍,但不同的是斯特里克兰德追求的是极致的个人主义,在梦想面前,世俗眼中所谓的美好,都被他视作破烂不堪;而拉里则寻求的是生命深层的意义,他坚信生命轮回之说,并非旨在让我们对当时的苦难感到恐惧,而是希望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美德与宽容,引导我们不段追求自我完善,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