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相关
- 镜像的构建主要有commit 方式或 build 方式 , DockerFile暂不在此章讲解
- commit 方式的流程为:
查找镜像->拉取镜像到本地->运行镜像->进入容器内部修改容器->制作镜像—>把镜像打标签->推送镜像到远程仓库 - 镜像的查找
Docker search 镜像名称
- 镜像的拉取
//默认拉取该镜像的 latest 版本
Docker search 镜像ID
//拉取特定版本
Docker search 镜像ID:TAG
- 查看本地镜像列表
Docker images
- 删除镜像
#如果删除的是正在运行的镜像,需先停止并且删除容器后才能删除镜像
Docker rmi 镜像ID
- 镜像的制作
Docker commit -a "qianshic.com" -m "my image 1.0" 容器名称或id 打包的镜像名称:标签
-
各参数值的解释
- -a:提交的镜像作者;
- -c:使用 Dockerfile 指令来创建镜像;
- -m:提交时的说明文字;
- -p :在 commit 时,将容器暂停
-
给镜像打标签
Docker tag 镜像ID 远程仓库地址/镜像名:标签
- 把镜像推送到远程仓库
Docker push 远程仓库地址/镜像名:标签
容器相关
- 运行中的镜像称之为容器 , 容器相关知识主要有容器的运行、停止、删除、进入容器内部
- 容器的运行
Docker run [参数列表] 镜像名称 [COMMAND] [ARG...]
-
参数列表的比较常用取值有:
- -d:后台运行容器,并返回容器 ID;
- -i:以交互模式运行容器,通常与 -t 同时使用;
- -p:端口映射,格式为:主机(宿主)端口:容器端口
- -t:为容器重新分配一个伪输入终端,通常与 -i 同时使用;
- --name="Nginx-lb":为容器指定一个名称;
- --net="bridge":指定容器的网络连接类型,支持 bridge/host/none/container: 四种类型;
- --link=[]:添加链接到另一个容器;
- -v ::挂载一个容器目录到宿主机中。
-
如: 后台运行一个容器并且随机分配
Docker run -d -P linuxserver/Nginx 一个端口
- 后台运行一个 Tomcat 容器并把容器 8080 端口映射到宿主机器上的 8010 端口,这样外部即可通过 8010 端口访问到该容器服务程序。
Docker run -d -p 8010:8080 Tomcat
后台运行一个 Tomcat 容器并且把容器 8080 端口映射到宿主机器上的 8010 端口,命名为 Tomcat-for-my,并且把 Tomcat 中的 Webapps 和 logs 挂载到宿主机 /var 目录下。
Docker run -d -p 8010:8080 --name Tomcat-for-my -v /var/Tomcat-for-my/Webapps:/usr/local/Tomcat/Webapps -v /var/Tomcat-for-my/logs:/usr/local/Tomcat/logs Tomcat
- 启动容器
Docker container start 容器ID或容器名
//或
Docker start 容器ID或容器名
- 停止容器
Docker container stop 容器ID或容器名
//或
Docker stop 容器ID或容器名
- 重启容器
Docker container restart 容器ID或容器名
//或
Docker restart 容器ID或容器名
- 进入容器内部
Docker exec -it 容器ID或容器名 bash
- 查看容器实时运行的日志
Docker logs -f -t --tail=行数 容器ID或容器名
- 查看容器从某个时刻开始的日志
Docker logs -f -t --since="2018-11-28" --tail=10 容器ID或容器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