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遗嘱——有点意思的历史214】

历史上的今天。82年前的今天,即1936年10月19日,55岁的鲁迅因病逝于上海。
鲁迅的葬礼十分隆重,尽享殊荣。10月22日下午开始出殡,由治丧委员会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和巴金、萧军几位作家扶柩上了灵车。蔡元培主持了在万国公墓举行的葬仪,宋庆龄、邹韬奋、章乃器、田军、内山完造等讲了话,胡愈之致悼词。在哀乐声中,由宋庆龄、沈钧儒将一面白绸的绣着“民族魂”的旗子,覆盖在灵柩上。
鲁迅在逝前的一个月,写了篇杂文《死》,其中给妻子许广平写下了如下遗嘱: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3、不要作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评点】
我在中学时读的语文课文,至今留有印象的,还只是鲁迅的那几篇文章。
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不倒的旗手、永远的斗士,横眉冷对是他的标签,是被高高挂起的“政治图腾”。当然,也有人说鲁迅是刻薄的“绍兴师爷”。
鲁迅留下的这几点遗嘱,特别是这一句最广为人知的话: “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看看鲁迅的遗嘱,再看看后来的历史,真的很有点意思。
作家李敖曾这样说(大意): 鲁迅远不如我,鲁迅拿了北洋政府十年的薪水,而我没有拿政府一分钱;鲁迅躲在租界从未坐过牢,而我反对国民党坐过两次牢……
陈丹青曾在十年前公开发表演说: 覆盖在鲁迅灵柩上的“民族魂”,那是大误会,大讽刺,鲁迅是这个民族的大异端,不是民族魂。
想想陈丹青对鲁迅的评价,真的很精彩,也真的很有点意思!
我的感受是: 幸好,中国曾有个鲁迅!
20181019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