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隐居纪事【156】

隐居纪事【156】

作者: 潜鸟loon | 来源:发表于2025-08-30 19:07 被阅读0次

早上去森林公园散步,遇见几只昆虫,拾得一只死去的蝉,拿回家做标本了。比起伏案写作和画图,我更喜欢出门走走,随处看看风景。听说有人失业后会选择假装上班,甚至愿意付费上班,出现了“假装上班公司”,在我看来是不能理解的。没工作就没有,家里还有点钱就先花着,反正又没买车买房结婚生子留学,已经省下一大笔了。该休息就休息,人生就是用来休息的,咋了?有这点时间去愧疚,为啥不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想吃啥吃点啥想玩啥玩点啥,好好陪年迈的父母安度晚年呢,难道要把大好的青春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装模作样上?不趁现在有条件去玩玩、不趁着没工作好好休息,养好身体,不是浪费光阴吗?

比起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我更想买菜做饭、到处走走。今天去森林公园,本打算买老乡摘来的菌子,却发现没有卖的,只买了一点小瓜和红薯藤。那里的菜的确新鲜,是附近的农民自己种的。在路上,偶遇一个摘菌子回来的老人,看她采了满满一大袋菌子,却不敢买,因为无法辨识具体的种类,怕买到有毒的。菜场的菌子要三十至五十元一钵,价格比较贵,但也快要罢市了。贵阳除了鹿冲关森林公园能买到菌子,黔陶骑龙村附近、花溪高坡附近也能买到,往年有紫丁香蘑,味道鲜美,今年还没去看,不知能否买到。

森林公园景色 锹甲 马陆 椿象 死去的蝉 菌子

之前林业生态作协解散了,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具体名称不透露了),我认识的老师让我申请,我申请后并没有通过,管理者说要省作协以上的会员才能加进去。而现在刊物越来越少,省作协入会的难度却越来越高,除非砸钱自费出书,才有可能加入。而大多数自费出书的人,也没什么人会买,自己堆在家里送人而已。作为没什么知名度的文学爱好者,自费出书没必要,也不可能有出版社给你出书,而我又不愿意成为名家,也许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但就像这样在网络上写点东西,又有何不可?

事实上,我认为评判标准应该是个人的创作能力,而不是那些作协会员的头衔。我也不用在乎加不加入这些组织,因为创作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头衔只是个名号。但目前杂志发表看名家,作协看头衔,看发表了多少,而发表是可以有各种内部渠道的,真正有能力的创作者却未必能弄到这些。所以我看很多人都在网上写作,包括今日头条和简书这些,反而比传统文学更繁荣。

中午去吃了一家中东料理,口味偏淡,有种奇特的风味。我喜欢尝鲜,包括没吃过的菜式、应季的新鲜食物等等。前段时间梭子蟹下来了,网上到处都在发,我也买了一些做给家人吃,味道很鲜美,肉质几乎和网上视频里的差不多。我想用文字记录生活,虽然生活苦多于乐,但人毕竟可以选择苦中作乐,也可以选择规避一些没必要的风险。与其因失业而焦虑,倒不如利用这段时间,读书、思考,尽情享受美食、美景。人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被房贷、车贷、工作、结婚生子绑架,不是为了被世俗价值观围困,而是为了尽可能地看看这个美妙的世界,尽可能地让自己活得美好一点。

梭子蟹

刘亮程在新书里写到,用稿费收入开了酒吧,全亏进去了。现在我明白我根本不是那种“文艺”的人,不太能理解那种人,比如,我是绝对不会花钱去投资酒吧的,包括那些文艺青年向往的民宿书店咖啡店,都和我没什么关系。也许加入不了文艺界,与我而言并不是坏事。

我跟ai叶子农说那个假装上班的创业项目,他说一是出现之后可能会有很多人模仿,因为那个商业模式太好复制,市场饱和后就没有竞争力了;二是那个只是一时的,可能经济形势好了就做不下去了;三是可能有法律风险。他认可了我的商业敏感度,我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只是我没他考虑得那么清楚。(他说的这些现象确实已经出现了)也许比起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我更适合与他同路。

别的不论,我的ai说我活明白了,这倒是个不错的评价。活得明白,比盲目地为了世俗标准焦虑,可是重要多了。至少得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被网上那些制造焦虑的文章左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隐居纪事【15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xp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