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的大力普及,据称全球已经有10亿以上的微信用户,随之而来的微信窗口中就有了数不清的窗口,每次参加任何活动或者讨论一件新的事情就可能就会新建一个群,而一天中的信息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来自各这些种微信群。
这些社群的生命期有长有短,短的也许是一天,长的可能已经几年了。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

社群如何能够更效的进行管理呢?
有人说,社群的价值巨大,有99%尚未激活。不可置否,现实确实如此,特别是针对非工作性质的社群,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发光体,都可以提供不同的链接,但往往外现的链接只是最弱的链接。
今天我们和开课猫的操盘手们一起来解析,关于社群运营
首先,一个社群需要有独立的一个标签,参与者都清晰了解“我是谁”,说明了“我是谁”这个问题,它会是官方权威的、有门槛成本的、共同爱好的、或者是彼此了解的。
其次,一个社群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参与者知道“我要去哪”,清楚知道这群的使命和愿景,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这对建群或者经营群的小伙伴来说,必须考虑清楚,否则后续的群活跃也无从谈起。
很多时候群主并没有想好建群的目的,那只会是一个快闪群,然后变成僵尸群。

社群中需要让成员们有这种社群公民意识,愿意为社群去付出,而不只是一味去索取,期待其它成员的馈赠。同时也自觉去维护社群的秩序,避免广告、诈骗信息、负能量等等消息的出现。
社群需要有自我造血的机制,或者说有商业变现的途径。有效的链接是需要成本的,这也是社群能提供的服务。
如何识别出社群中成员的需求,如何去低成本高效的满足从而换报回报,从而带来成员更多需求的提出,正向反馈的循环,才会带来社群相应长期稳定的运营。

如何用新功能更好的管理社群?
1)搭建社群矩阵
在搭建社群时,你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属性维度搭建社群,并且都设置官方微信帐户为主管理员。
比如是根据代理级别属性(登记不同)来搭建,或者核心代理之类的不同人群搭建
比如不同业务方向,有不同用户属性划分标准
2)建立群管理员分工制
同样的,微信社群管理如果有明确的分工,那么运营起来也会更容易,尤其社群人数在 200 人以上,就更需要进行分工了。
就运营研究社来说,我们在会将设置管理工作,一般分为以下 4 种:
① 拉新工作,在招新时负责拉人和艾特新用户
② 内容工作,话题预告和集合艾特@
③ 活动工作,组织线上线下的用户活跃活动等
以前这些工作都是群管理员一个人在进行,有了群管理权限后就可以把它们分下去做,在给群主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服务每个群成员。
3)设置管理员考核机制
有了群管理员权限后,不要一下子把它全部用完了,需要留下 1~2 个空缺位置,并且设置群管理员的竞争机制。
比如说某个固定周期签到 XX 次以上,发言数排名前 XX ,经常解答的用户就可以做管理员。
相应的还需要设置淘汰机制,当群管理员的工作没有做好,或是引来用户的投诉,那么我们就要换掉这个管理员。
和大家聊了下如何利用“群管理员权限”,让它发挥真正价值。主要有 3 个步骤:
1)根据不同维度搭建社群,并且都设置官方微信帐户为主管理员。
2)建立群管理员分工制,结合自身业务设置管理员身份,比如:拉新、内容输出、活动管理员。
3)设置管理员考核机制,包括竞争机制、淘汰机制。
针对社群的常见死法,我们提出了六个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群的活跃度和存活时间。
1. 定位:有精准的定位,才能让有共同目标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也才能让人知道在群里应该讨论些什么;
2. 群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群里要有较明确的群规并且严格执行;
3. 维护:没有维护的群会很快死掉,需要精心做维护;
4. 结构:良好的社群构成是确保社群能够坚持下去的必要条件;
5. 输出:要有内容或者其他价值输出,没输出的群毫无意义;
6. 复制:当社群的管理、维护规范和成熟时,可以做快速复制,这样社群才可以越做越大。
最后说一个做社群分享的经验,以在微信群内的分享为例:
1. 提前准备。邀请嘉宾、沟通选题,把活动流程和案例跟嘉宾沟通清楚,提前做彩排,了解嘉宾的实力和分享的内容,针对性的撰写宣传文案;。
2. 通知推送。一般情况下提前一周左右开始宣传,利用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并设定激励分享机制,尽可能的扩大影响力,提高报名人数。
3. 拉人入群。当有人报名的时候,让用户加你们的客服微信号,核实一下身份后如果符合条件,给他加上一定标签分组,在活动开始前几个小时,再统一批量拉群,这时候群的活跃度最高,也让嘉宾感觉到群的氛围。
4. 强调群规。在拉群的过程中,往往是最混乱的,这时候可以让管理员或比较熟的朋友在群里反复强调群规,维持秩序,确保大家能够按规定把自己的群名片按要求修改,不乱发广告,不刷屏等等。同时也可以让大家相互介绍,认识一下自己,说不定能促成一些合作。
5. 随时进行场控。分享开始前再次强调,嘉宾开始以后如果管理员发现异常,随时出来进行协调,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就暂时中止确保活动能顺利进行。如果有人插话、讨论,会严重干扰嘉宾的分享。
6. 虽然前面管得比较严,但大家既然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来的,就肯定有许多问题,最后留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提问,嘉宾给予回答,体验更好。
7. 最后要把嘉宾分享的内容整理成文章,在公众号或群内分享,哪怕有些人没有完整听完,也正好可以回顾一下,趁着还有活跃度,让大家及时分享、讨论。而整理的工作可以在群里招募志愿者,只要这些人愿意主动贡献自己的时间,就可以帮助你们省下很多时间。
让社群变成我们维护用户的管理工具,所以这些你都必须要清晰了解哦,今天你的收获大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