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放了清明节假,学校离家挺远,要坐好几个小时的车,恰巧带了几本书回家,在车上偷得浮生半日闲,看了起来。
看的《爱的五种语言》。这本书是去年在365读书每周共读一本好书里听到的,听完觉得对自己简直不要太有帮助,当即兴冲冲买下了。然而,后来一直觉得自己很忙,估计没有时间看,也就一直把它晾在一边了。
原本以为全书的十三章节大概要花个十来天(一天一个章节)才看得完,结果自第一章尝到一个甜头后,一个下午我就看了三分之一还多。这也证明万事开头难,要拿出尝试去做的勇气来——我一直“觉得”看本书要占用很多时间,今年是考编关键时期,所以此类“闲书”统统得靠边站,让位于“正统”的考编书籍。于是乎已经七八个月没有看新书。但昨天,我在完成当天公共基础知识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还是能多看看书的,去尝试了才知道,同时兼顾公共基础知识学习和读书是行得通的,减少不必要的刷手机和闲聊就能省出挺多时间看看书。
在第一章的内容刚读完一半时,终于明白了为啥我觉得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去爱家人,而三妹二妹她们却一直觉得我对家人漠不关心。而同样的,她们觉得对我很好了,而我却觉得她们的语言薄情寡义,家缺少该有的温馨和接纳。造成这种难以沟通分歧的原因即是我们彼此感受爱的“语言”不同。这就好比对不懂汉语的英国人表达爱,那得用英语她们才听得懂,而我费劲力气讲了一大堆汉语,没用,她们根本理解不了。而我分析来,她们爱的语言的顺序是接受礼物,服务的行为,肯定的语言。我自己呢,是肯定的语言,服务的行为,接受礼物。在今后爱的表达中,多给她们买些小礼物比如衣服,鞋子,耳环,吃食等等可能更能让她们感受到我的爱。
此外,忽然间我也想到了之前说的我们班那个“问题”男生该怎么去引导。他中间听我说起家长们问孩子成绩以及在学校的状况,他问了我他爸爸说了啥没有,他爸从来不过问他的学习和生活,我含糊地答复他问了的,他是个敏感的男生,后边自己估计我发觉他爸对他的不关心,有次就直接很不开心地抱怨出一句:他们才不管我在学校的死活呢。我想,他的爱的语言至少有一种是肯定的语言,我大可和他爸爸多聊聊他的情况,建议他爸配合平时多电话关心关注一下他,让他的爱箱不是空的,兴许他的学习和各种行为都能有所改变。
同时,也想起我们班的教室卫生保持来。之前无论说教了多少遍,他们的卫生总是不能保持超过半天,往往早上还行,下午一进教室桌脚边又是各种纸屑,数落过很多遍,恐吓保持不好扣操行分(确实也这么干了),和他们论述生活在多细菌环境的危害和讲卫生的好处,统统都不见效果。或许,该换换另一种方式——肯定的语言。比如,每次看到他们打扫得很干净,桌椅摆放整齐,就大力夸赞,表达看到这样整洁的教室真叫人心情愉悦,焕然一新的感觉等等。
想想书可真是个好东西,其中自有妙方,良药,不经意间给你启示和引导,让我们有更好的心态,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好的人生体验。明天后天抽空加油把剩余的内容读完(ง •̀_•́)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