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3.2:礼的秩序与三家之僭越

《论语》3.2:礼的秩序与三家之僭越

作者: 尘徽明 | 来源:发表于2024-02-28 10:59 被阅读0次

原文: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雍》乃《诗经·周颂》之篇名,为周天子举行祭礼后撤去祭品时所唱,诗中描绘了诸侯助祭、天子主祭的庄严场景。而三家,即鲁国的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他们地位虽高,却非诸侯,更非天子。然而,在祭祀祖先时,他们竟采用天子之礼,撤祭时亦歌《雍》诗,这显然是对礼制的僭越。

孔子对此极为不满,引《雍》诗之“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以责之。此二句意为诸侯来助,天子仪容庄重肃穆。孔子质问:此等描述天子诸侯盛大祭祀之辞,三家大夫有何资格、又何必要用于其家庙之中?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指出,礼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规定,更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体现。三家大夫僭用天子之礼,不仅破坏了礼的秩序,也反映出其内心的骄横与无礼。此等行为,在孔子看来,是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的败坏,必须予以严厉批评。

《朱子语类》亦对此章有深入解读,朱熹认为三家之僭越行为是“乱了天下之礼”,是对周礼的公然挑战。他指出,礼的制定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而三家大夫的行为则是对这一秩序的破坏。因此,孔子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和谴责。

通过深入品读此章,我深刻体会到礼的重要性以及维护礼的秩序的必要性。礼不仅仅是外在的仪式和规定,更是人们内心的敬畏和尊重。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礼的规范和约束,那么必然会导致道德沦丧、秩序混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礼的规定,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我也认识到三家大夫的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的僭越行为不仅破坏了礼的秩序,也损害了自身的形象和声誉。作为社会的领导者和楷模,他们应该以身作则、严格遵守礼的规定,为民众树立良好的榜样。然而,他们的行为却背离了这一原则,这无疑是对其领导地位和社会责任的极大讽刺。

相关文章

  • 礼仪之邦

    今天继续学习《论语》。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 礼之用,和为贵,表明有秩序,才...

  • 回不去的故乡之——上梁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当时天下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有些卿大夫不但僭越诸侯之礼,甚至僭越天子之礼,造成好多礼仪被...

  • 2022论语分享第281篇:心麻木时,一切都没有意义

    【论语原文】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3.2) 【释义】 若一个人的内...

  • 【论语导读】3.2有礼可依不可僭越

    3.2有礼可依不可僭越 周代礼制非常完备,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以至庶民如何举行各种礼的仪式,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

  • 奚取于三家之堂

    【原文】 3.2 三家者以《雍》彻①。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②,’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①三家:鲁国...

  • 【王鹏翔论语札记42】有一种模仿叫“不知礼”

    原创:王鹏翔书香联盟 「 原 文 《论语八佾篇》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

  • 开卷有益-《论语》(38)僭越其礼

    原文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详解 三家是指鲁国大夫孟孙,叔孙,季...

  • 《论语•八佾篇》|| 逾矩礼乱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

  • 八佾第三(3.2)

    3.2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三家:鲁国三家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

  • 08《论语》

    01三家者以《雍》彻.子曰:''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我的认识,孔子重视礼.孔子重视的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3.2:礼的秩序与三家之僭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nz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