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不禁让我再一次意识到了学习,尤其是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因为显然,情绪价值就是一个新鲜事物,且尤其在今天,它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正在变得越发的突出。
所以,那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话,不得不再一次提及——不学习,真的会被时代所淘汰啊。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新的商业时代,情绪价值为王。而其中的“商业”二字,我想已经足够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了吧。试问,“在今天,谁能独立于商业而生存呢?”又试问,“谁不想在这个商业时代,做出一点点成绩,甚至,闯出一番小小的天地呢?”
原本,情绪价值指的是一个人影响别人情绪的能力。比如,当你跟 一个人沟通或者交往的时候,如果你觉得愉悦、满足、平和或者增长了见识,那这个人给你提供的情绪价值就是正的。反之,就是负的。
情络价值这个词, 以前只用在人与人的沟通当中,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产品,尤其是消费品价值的一部分,并因此正在成为商业机构与每个个体都不得不正视的显性价值。
作者对情绪价值的思考,源自她对产品价值的一个结构化定义:
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
举个例子。一把椅子。能用来坐,偶尔也能当梯子。这是它的功能价值。工厂都能实现。
你的朋友周董惦记你搬新家,特意送给你一把考究的酋长椅,既舒服,又包含了朋友的心意,还能让你的书房看起来更大气。它不但有功能价值,还有情绪价值。
再进一步:周董送你的这把椅子其实是件艺术品,是他早年花300多万元买的,现在还有人想出800多万元买走。这样一来,这把椅子就有了资产价值。
也就是说,厂商如果想提升一把椅子的产品价值,可以从它的功能价值、情绪价值和资产价值分别着手。

这本书,总共有六章内容,分别是“市场之变”、“情绪感知”、“情绪回应”、“情绪创造”、“情绪结构”和“风险与展望”。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情绪创造”这一章节,尤其作者举到的几个例子,用以说明“如何创造情绪”、“创造什么情绪”等问题,更是让我似乎对情绪价值,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第一个例子说的是耐克通过梳理用户的第一故事线,来打造品牌的情绪价值。
2008年,在刘翔黯然退出北京奥运会的比赛之后,耐克写了这样一句话,“爱比赛,爱拼上所有的尊严,爱把它再赢回来。爱付出一切,爱荣耀,爱挫折。爱运动,即使它伤了你的心。”
2012年,刘翔在伦敦奥运会的比赛中,由于摔倒在地,而退出比赛。之后,耐克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谁敢拼上所有尊严,谁敢从巅峰从头来过,哪怕会一无所获,谁敢去闯,谁敢去跌,伟大敢。”
2015年,刘翔宣布退役时,耐克在微博公开回应说:“今天,让我们向这个改变世界的平凡人致敬。平凡也能飞翔。”
耐克通过这三次力挺刘翔的言论,展现出了其无与伦比的创造情绪价值的方法:
第一,反复赞颂某一种得到广泛认同的人类精神;
第二,让自家的产品和品牌跟这种精神站在一起,要么成为这种精神符号本身,要么成为这种精神符号的坚定助力者。
第二个例子说的是多芬通过帮助消费者自我和解,进而提供情绪价值的例子。尤其是对于“你本来就很美”这句话的情绪价值的挖掘,多芬做到了十足。
而这个例子,在我昨天写的《如何做到与自我和解》的文章中,已经有所阐述,所以,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
第三个例子说的是,跳海酒馆通过从“能理解我”到“能共情我”的方法,创造情绪价值。
所谓的共情,指的是一种能让人被别人当成朋友的能力。简单说来,即是从“我和你的关系”变成为“我们的关系”。
如果你是一位酒客,那么当你来到跳海酒馆,不光可以聊天、听歌、 看展,还可以申请当一天的打酒师。你打酒这一天,可以领工资和分成,你的朋友来喝酒可以享受半价优惠。有时候店长甚至可以休假,把酒馆委托给熟客,比如你来打理。
显然,这有点有悖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商家和消费者直接的你和我的关系,而是,一种微妙的我们都是自己人的关系,一种这是一家属于我们的酒馆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