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的快乐(上)
很小的时候,父亲严格要求我看书,而我投机取巧想说“看书”不是“读书”。我捧着书“看”,从而把学习变成纯粹的欣赏书的纸张。中学的时候,我是政治课代表,我能很好地背诵“三个代表”、“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也能背诵地理中的“黄赤交角”,地球各个纬度的气候特征。凭借着背诵,竟然把只考40几分的物理,快速提高的年级名列前茅。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从未认真深入想过一件事情。而再后来,常常感觉到思维枯竭,局限性很大。
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假如不经过思考,仅凭借着直观感觉去处理,效果注定很差,也往往陷入被动。大学的时候,班里的一个女同学的男朋友跟我关系很好,而这个女生又跟另外一个男生有暧昧。可能这个女生预感到他男朋友会找我打探消息,就提前打电话跟我说不要向她男朋友透露任何事情。后来她男朋友果然打电话给我,而我没有经过思考就告诉了她男朋友我的房间,而且告诉他和他女朋友暧昧的男生就住在我隔壁。我自认为自己并没有直接告诉她男友真实的事情。而这段没有经过大脑的话,却又自欺欺人。结果很明显,我得罪了这个女生。不过后来,还是看到她和她男朋友牵手走在校园里,也真是日了狗了。
而如今,我强迫自己养成不立即做决定的习惯,这种行为可能被人理解为做事拖沓,不够果断。但我知道我从中得到了快乐,我总在纸上写写画画,纸笔会牵慢思维,也会让思维更严谨。纸笔会阻碍我快速做决定,也会拓宽想象力,让我有了更多处理事情的不同方案。思考过,才会认为自己的决定有价值,有价值才会变得快乐。
#思考的快乐(下)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会思考的人。无论是读书,浏览新闻,看视频等等一切,看完之后丝毫不记得其中的任何片段。也因为此,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记忆力出现了问题。
不记得几分钟前所看到的内容,这个问题让我困惑不已。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我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突然发现自始至终,对于自己的所听,所看到的内容,总是一看而了之,从来没有经历过大脑的思考。也就是说:所听,所看,但没有所思。理所当然,也就没有任何记忆,也不可能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了。
尝试强迫自己每天思考一小时。在这一小时内,我什么都不做,只有回忆和思考。刚开始可能一刻钟都坚持不到,但坚持下来之后,效果是非常惊人的。慢慢的可以连续思考一个小时。而如今可以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会有人质疑,每天想那么多,不会累吗?不会把自己逼成神经病吧!沉浸的思考,不是胡思乱想,不是漫无目的的空想。而是犹如一颗大树一般,由一个枝干分出很多枝杈。但是整棵树在远处看来,是多么优美,有条有理。美如葱葱绿树一般的思维怎么会让人疲惫呢?
每天有一棵绿树在心中,何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威观视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