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每日一篇
同课异构之—《守株待兔》

同课异构之—《守株待兔》

作者: 刘嘉琪 | 来源:发表于2022-03-09 10:38 被阅读0次

今天,三年级组进行同课异构,讲的是古文《守株待兔》。

选手为葛老师和张老师,男性与女性的教学视点的相结合。

一、读出趣味

两节课而言,葛老师的课堂更多体现的是朗读,学生的齐读,齐读很整齐。

小学阶段,听说读写,占有很大的部分,那么读出情感,读出意境是我们所追求的,葛老师这一课在读的方面还是很下功夫。

相对比而言,张老师的课堂比较沉默。大多数让孩子默读,在朗读的时候也是寥寥无几。

所以,一篇文章的文本,需要不断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读出文本意境,读出文本想要表达的含义。

二、教师基本功

在两位老师的讲课中,张老师的语速和节奏还是比较突出,有很强的朗读情调,而且含有男性的雄浑的说话力量。

葛老师的语言能力上,相比普通话就有点缺失,这和教师口语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板书,两位老师的板书,都中规中矩,把板书内容展示出来,板书设计相比较而言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所以,对于我来说,教师基本功是需要不断的加强,朗读、板书、知识素养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三、细究文本

同是古文版的《守株待兔》,葛老师的的《守株待兔》有拔高,不属于通篇讲文,而是把时间大多数留给了学生,形式内容多样,把文本的内容相对于减少了一些,但是又不脱离文本,虽然对于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的老师很难理解,但是却是这种难理解,体现出来这篇文章的意境之在。

张老师的文本一气呵成,把课文按照流程讲述出来,就减少了对学生的关注。这样的设计很保守这样的文本设计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日常的教学模式。

对于文本而言,如果细究内容,还是拓展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学语文需要借助语文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把课堂拔高之后,孩子们都接受水平无形就会提高,所以在课堂上需要不断的去细细深究文本,把文本研究透彻,把内容研究透,给学生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教学模式。

四、学习

葛老师班的“快静齐”,这个班级与一年级的孩子决然不一样,那种快静齐,实在令人震撼。很是触动,举手的齐刷刷、读书的干净利落,鼓掌的啪啪啪,很是震撼。

张老师的“视角”,在守株待兔中,张老师的视角,把“你觉得兔子是什么样的?”这是第一次这样听说的这样的设计,很是出彩,一篇文章有主配角,主叫有主角的光环,配角有配角的精彩。这样的视角,是一遍一遍读书发现,所以需要多读文本,从文章中找出内容,从文本中找出重难点。

范读,教师的示范作用有很强的感染力。葛老师的范读让班级的学生很有情绪,很有感染力,教师要逐渐发挥教师的师范作用。

综上,一节课是需要不断的磨炼,在磨炼中不断的成长。

听一节课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听的多了,情感就来了,情感就凸显了,情感就丰富,在不断丰富中促进自己的成长!

相关文章

  • 同课异构之—《守株待兔》

    今天,三年级组进行同课异构,讲的是古文《守株待兔》。 选手为葛老师和张老师,男性与女性的教学视点的相结合。 一、读...

  •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孙绍岭 暑假期间,为了给老师们充充电,县教育局从外地挖来了全国著名...

  • 同课异构

    今天到县中学习,听了三节语文课,都讲的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三位教师功底深厚,上课各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

  • 同课异构

    今天上午,在樊相小学听了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两位老师一位是樊相小学的,一位是宏力学校的。...

  • 同课异构

    荆 解直角三角形 特色 用少走多少路 引入 爱护环境 多走多少步 就可以文明 贯穿始终 其次及时总结思路 建...

  • 同课异构

    昨天去看观摩课,印象深刻,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两位老师讲的都是《昆明的雨》,但真的是风格各异,第一位...

  • 同课异构

    今天上午和同事一行五人到蒲东中心小学听观摩研讨课。 第一个上场的是一初中的徐梦娴老师,她执教内容是《昆明...

  • 同课异构

    不同班级有不同的班情,因此上同一节课也会出现不同的生成。 二班上课比较稳,学生互动较正常。三班则沉闷,发岔无关。比...

  • 同课异构

    本次国培,听了六次同课异构课,在选题上颇具匠心。主要集中在统编版本的研讨上,有二年级的识字写字以及写话的教学...

  • 同课异构

    每学期,学校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活动,今年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今年我也参加了,不是被动的,是自己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课异构之—《守株待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aa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