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观义149:成公十七年·“事鬼神”还是用鬼神
所谓的“礼”,说到底是人吃饱饭后的精神追求,它代表了早期在上位的饱食者头脑中建构的理想社会的秩序和样子。
孔子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是天下闻名的知礼名士了。即便如此,他在参加鲁国公门举行的宗庙祭祀时,仍然“入太庙,每事问”——对于太庙之事,不断虚心求问。并以“每事问”作为礼的标志。
宗庙之事,说到底就是鬼神之事。以至于有学者片面地认为,儒家其实就是早期办理丧葬事宜时的主事儿人,用现在的话讲叫“执事”或“执礼”。
孔子将片面的“执礼”之事,拓展到人之为人的仁义大道——是个人,就应当知礼、守礼。为做人,当学礼、明礼。老人家讲:“不知礼,无以立也”。
回到这个背景,再来理解“季路问鬼神”,便清晰明白了不少。也就是说,孔子的弟子子路,试图承袭老师的职业——“执礼”,并因此向孔子请教“事鬼神”、“生死”之事。孔子希望他不仅将之作为糊口、谋生的手段,努力拓展到人之为人的仁义大道、正道。因此,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来回应。
从另外一个视角讲,既然有“未能事人”,便必然有“能事人”和“能事鬼”,既然有“未知生”,便必然有“知生”和“知死”。
何谓“能事人”、“能事鬼”?背后的逻辑有二:一是真正懂得“事人”者,才可以触类旁通地“事鬼神”;二是“事鬼神”是极尽人事后的至诚余绪,是人对天地自然的敬慎使然。对于“天不怕、地不怕”、“无法无天”的人而言,谈论“事鬼神”是没有意义的。
纵观整部《春秋》,最常见的“事鬼神”便是鲁国国君离开鲁国到他国公干后,必然会有“公至子”的记录。意思是说鲁国国君从某处或某会回到鲁国,举行了告庙仪式——回到宗庙向列祖列宗予以报告。这一做法,同《弟子规》中讲的“出必告,反必面”没什么区别。说到底就是以敬畏之心,求得先祖的护佑和放心。
告庙仪式之外,成公十七年,《春秋》还谈到了“用郊”——郊祭之礼。郊祭也是沿袭下来的“事鬼神”传统。依照惯例,应该先占卜,后郊祭。鉴于成公十年,连续五次占卜的结果都为“不吉”,不得已勉强郊祭的尴尬。成公十七年,鲁国干脆在未曾占卜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了郊祭。
孔子以“用郊”二字表达此事的于礼不合,于鲁国公门而言,这一年的“郊祭”成了他们祈福的工具,失去了“事鬼神”本该有的戒慎恐惧意义!整件事情迅速变得庸俗化了,同今天凡夫俗子在财神爷面前上香磕头祈求发横财没什么区别。
(一)原文
十又七年春,卫北宫括率师侵郑。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秋,公至自会。齐高无咎出奔莒。九月辛丑,用郊。晋侯使荀罃来乞师。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人伐郑。十又一月,公至自伐郑。壬申,公孙婴齐卒于貍脤。十又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邾子玃且卒。晋杀其大夫郤錡、郤犨、郤至。楚人灭舒庸。
(二)白话试译
成公十七年春,卫北宫括率领卫国军队侵扰郑国。当年夏,鲁成公会同天子卿士尹武公、单襄公以及晋厉公、齐灵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邾国代表等共同讨伐郑国。六月的乙酉日,天子卿士以及诸侯在柯陵之地缔结了盟约。这一年秋,鲁成公自柯陵之会回到鲁国,举行了告庙仪式。齐国大夫高无咎逃亡到了莒国。九月的辛丑日,鲁国在未占卜的情况下直接举行了郊祭。晋厉公以大夫荀罃为使,请求鲁国出兵协助其军事行动。当年冬,鲁成公会同天子卿士单襄公、晋厉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齐、邾军队共同讨伐郑国。十一月,鲁成公自讨伐郑国的战场回到鲁国,举行了告庙仪式。壬申日,鲁大夫公孙婴齐站在貍脤去世。十二月丁巳日(初一),发生了日食。邾国国君玃且去世。晋国发生变乱,他们的大夫郤錡、郤犨、郤至在变乱中被杀死。楚国军队灭掉了舒庸国。
(三)观义
成公十七年春,卫北宫括率领卫国军队侵扰郑国。这是鄢陵之战的余绪,郑国公子驷侵扰晋国的虚、滑两座城邑。卫国应晋国之命,派出大夫北宫括带领卫国军队打击郑国。
成公十七年夏,鲁成公会同天子卿士尹武公、单襄公以及晋厉公、齐灵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邾国代表等共同讨伐郑国。六月的乙酉日,天子卿士以及诸侯在柯陵之地缔结了盟约。这是《春秋》中首次记载天子卿士同诸侯共同缔结盟约,至此,周天子非但无力左右诸侯国君,连天子卿士也难于左右了。
成公十七年秋,鲁成公自柯陵之会回到鲁国,举行了告庙仪式。
齐国大夫高无咎逃亡到了莒国。很显然,齐灵公离开齐国同天子卿士以及其它诸侯国君相会时,齐国内部发生了变乱。
九月的辛丑日,鲁国在未占卜的情况下直接举行了郊祭。依照礼制,举行郊祭是要先进行占卜的。成公十年,发生了五次占卜都不吉的情况,此后《春秋》没有记载过鲁国的郊祭。因为长期不曾郊祭,鲁国公门感到不安,想要举行郊祭,又担心占卜到“不吉”的结果,干脆在没有占卜的情况下,强行举行了郊祭。
晋厉公以大夫荀罃为使,请求鲁国出兵协助其展开军事活动,以再次讨伐郑国。
成公十七年冬,鲁成公会同天子卿士单襄公、晋厉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齐、邾军队共同讨伐郑国。
十一月,鲁成公自讨伐郑国的战场回到鲁国,举行了告庙仪式。
壬申日,鲁大夫公孙婴齐站在貍脤去世。
十二月丁巳日(初一),发生了日食。
邾国国君玃且去世。
晋国发生变乱,他们的大夫郤錡、郤犨、郤至在变乱中被杀死。
楚国军队灭掉了舒庸国。《左传》记载,当时吴国正在崛起,依仗吴国的庇护,舒庸国完全放弃了国防建设,以至于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楚国以“闪电战”方式灭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