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发生了不少热点问题,其中,发生在大学校园的热点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那就是大学生“官威”一事。比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会群里称学生会主席为“学长”,结果出现了这样的经典回复:“杨主席是你们直接@ 的?现在你是在叫学长?我不想看见第二次。”此外,四川理工学院发生社联干事中秋必须给学生会各部长、主席发祝福消息,名字写错了要受罚……
大学校校园里,民主意识,平等观念应该是最强的,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治的组织,社团干部也无非也是为同学服务的人而已。但从以上两个学校发生的事情来看,这些学生社团干部的官威不小,官架子很大,都有些个人崇拜的趋势了。这也难怪,消息一出,网友热议纷纷。当然,这件事也要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并不是所有大学的社团干部都这样有着这么浓烈的“官本位”意识的,应该只是少数,不能因为一两所学校有这种现象,就去抹黑所有学校。
少数学生干部之所以会滋生“官威”,摆官架子,主要还是来源于学生干部还是有些“特权”的。在大学校园内,学生是自我管理,而学生会、团委等这些学生社团组织就是学生自治的组织,也是对学校行政、党务部门政令贯彻落实的学生组织。所以,这些社团干部是介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往往社团干部就跟校内的各个党政部门、辅导员老师比较熟悉,因而,入党、评优、保研及就业推荐等信息获得早,机会也比一般同学多,甚至于跟这些人搞好关系,也能获得一定的“实惠”。所以,一些溜须拍马的人就容易把他们“神化”,以图“抱大腿”,是努力将“权利”交换“利益”,完全是旧官场习气的再现。如果任由这种习气蔓延,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奴性”。
当今的大学生就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主力军,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他们应该具有的远大的理想,高远的格局,而不是停留在封建时代的“官本位”的落后意识里。那么,学校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加强组织管理。少数学校的社团组织中之所以会形成严重的“官本位”意识,主要是因为学校的相关部门和组织,放权给学生自我管理,而学校有关部门没有加以引导,更没有去规范社团组织的管理。学校要定期检查社团组织,每个社团组织要配备一定名额的教师去指导,并定期不定期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能力进行民主调查、测评和培训,并削弱部分学生干部手中的“特权”。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社团组织的官气、官威,形成风清气正、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生自治组织。
第二,加强价值观教育。高校的相关部门,团委、学工处(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定期在学生社团中,组织学生干部听取专任教师的专题讲座,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和活动,帮助社团干部牢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要在校园内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良好风气,从思想层面杜绝学生干部“官威”意识的滋生,从而帮助大学生社团组织形成更多的正能量,传播更多正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