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学后,闺蜜直接最多的话题都是围绕孩子教育,于是读了《正面管教》一书,书中观念与方法非常可行。
孩子到底该如何管教?可能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有些人认为教育孩子必须严厉,家长必须有绝对的地位和话语权,“棒下出孝子”。如果孩子比较乖巧听话,同时父母文化程度较高,这样的方式确实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却会产生裂痕,从严厉家庭长大的孩子应该深有体会。这还是较好的结局,更常见的是,父母蛮横地坚持着并不正确的意见,不断打击着孩子的自信,最终孩子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
有些人认为孩子应该宠爱,所谓“天性教育”、“快乐教育”。但无原则的溺爱是孩子滑向深渊的捷径。人的原始本性是自私的,因为这样才有利于自身繁衍。人的本性中当然也有善,但更多的善需要后天的培养,所以佛陀、耶稣、孔子等圣人才会不厌其烦地教化众生。无原则的放纵、溺爱,孩子当时很高兴,但最终他会变成最令人讨厌的人。孩子诞生时对我们这个社会的规则一点也不了解,所以家长更像导游、导师,要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去生活,并最终放手让他独立探索。
那么,最好的管教方法是怎样的呢?那就是温柔而坚定。首先,我们是有原则的家长,有些事能做,有些事就是不能做,界线要划清。但我们在执行时态度要温柔,不要发怒、不要训斥、不要冷漠,要以理服人。
有些人认为不凶孩子不会听,那是你只习惯用声势震慑住孩子,他的内心并不一定服你。更多时候是家长自己愤怒了,你对孩子束手无策了,你只能通过自己仅有的优势(声音、力气等)来战胜他,最后孩子也许不闹了,但你也输了。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心态,然后说如下这段话:“宝贝,我知道你很生气。我很爱你,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我不能接受你刚才的行为。你好好冷静一下,如果你觉得能够尊重我,能好好跟我说话时,就来告诉我,我们一起找出解决办法。”然后你就转身离开,过一会等孩子平静下来了再一起谈谈。
这里面有很多要点:
1、我知道你很生气——这是共情,说出孩子当下的情绪,他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内心会好很多。
2、我很爱你——表达父母的爱,让孩子有安全感。
3、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我不能接受你刚才的行为——对事不对人。
4、你好好冷静一下——让孩子学会冷静和反思。
5、我们再一起找出解决办法——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6、家长转身离开——一方面是自己调整情绪,另一方面给孩子自我调整的时间。
7、最后这个事件结束后,进行“吃一堑长一智”环节,每一个麻烦、挫折都说明欠缺某些能力,所以要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说的话可以不一样,但这些要点应该都要包括。
教育孩子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同龄好友,你不会对朋友说“你给我……”,“我早就告诉过你……”,“叫你不听话”等等这种话吧。俄罗斯著名的生物学家、时间统计法创始者柳比歇夫回忆父亲时写道:“我从来没有听他说过:‘闭上嘴,我大你小!’他在争论中总是把我当作平辈。”你越早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独立性和自尊就会越早形成。
当我们与孩子爆发战争时,很可能是当下的场景触动了你不愉快的经历,你看到了曾经的自己,然后你会不自觉地用被伤害的方式去伤害孩子。如果战斗的号角响起,你要意识到自己失控了,所以请先调整自己的情绪,冷静而爱孩子的家长总有办法掌控局面。育儿先育己,我们其实一直都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说我们与孩子是平辈,一点也不为过。
尊重孩子,所以我们温柔;尊重自己,所以我们坚定。
温柔而坚定,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