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在梦里熏着“群芳髓”,品完“千红一窟”又饮“万艳同杯”,完事再听几段小曲。
《红楼梦》十二支,不再大段引用原文凑字数。已经在这一回耽搁的太久,今天无论如何要写完。
“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脂批:“怀金悼玉”大有深意。脂砚斋挺坏,如果没有这条批语,这一段看过去就算了,非得提示一下大有深意,又不说深在哪里,就好像一位星级大厨报了一堆菜名,把人馋了个够呛,自己开溜了。
本着学不懂就瞎琢磨的指导思想,我来研究研究。
如你所知,林黛玉上辈子是一棵草,贾宝玉上辈子是一块大石头,后来被瘸道士、癞和尚变成美玉投胎贾府,所以有个“木石前盟”的说法。宝黛二人傻乎乎的畅想着美好未来,没想到困难重重,首当其冲就是来了个薛宝钗。
宝钗一来就不得了,温和敦厚,毫无锋芒,迅速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赞扬。唯一的一次发脾气是黛玉笑她是杨贵妃,因为宝钗略胖,更要命的是宝玉这个傻子还在旁边傻乐。这一怒,就暴露了心迹,很明显是吃醋了。
当然黛玉笑话宝钗也是有原因的,女人之间的战争,男人本来就不太能看懂,再加上当局者迷,这也不能怪宝玉。
宝钗有一个金项圈,片刻不离的戴着。上面刻着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如你所知,宝玉的那块玉,上面也有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于是贾府又私下流传有一种风言,核心就是“金玉良缘”。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尼玛是绝配啊,合辙押韵,对仗工整。只是这玉是前世带来的,大家没话说,项圈难不成也是前世带来的?这是骗鬼呢吧。
我可以百分之百断定,金项圈是量身定做的,很有可能就是薛姨妈的主意。顺便说一句,贾府上下,就连赵姨娘也有可怜之处,唯独薛姨妈,自带特效,每次出场都让我感觉毛骨悚然。
黛玉可不是傻子,比我聪明百倍,对金项圈背后的小九九可以说是洞若观火。所以当众取笑宝钗这个事虽然符合黛玉孤标傲世的性格,但绝对是一次有计划的精确打击。
表面看来,宝钗的群众基础比黛玉好一万倍。但是根据本仙分析,大家都被曹雪芹骗了。可惜后四十回散失无考,红口白牙说出来,也未必有人信,留待以后专题找喷。
说说结局。
周汝昌先生学究天人,推断出最后是湘云跟宝玉举案齐眉。这里面道理非常多,而且周先生的逻辑无懈可击,我不敢反对。何况湘云也有秘密法宝,金麒麟,同样暗合“金玉良缘”。
但有一点不能说服我。“空对着,山中高 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雪当然是宝钗,林当然是黛玉。对着雪,不忘林,似乎是说宝玉娶了宝钗,但对黛玉始终无法忘情,因此“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回到开头,“怀金悼玉”这四个字,是不是大有深意?
到底也没能把这一回写完,又食言了。我都快写吐了,再坚持一下,撑过这一回,以后就可以轻松讲故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