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5月16日
姓名: 谭娴
主题:《依中庸之道,尽智孝之行》
尊敬的博仁老师,自霞班长、庆美班长,各位幸福付出的志愿者家人们,亲爱的第9期印证班第二阶段7小组的兄弟姐妹们,大家早上好!我是谭娴,来自国藩故里湘中娄底,是第9期印证班7小组的学员。时间飞逝,一转眼就马上到了印证班第二阶段的尾声了。今天是我在印证班第二阶段的第4封家书,最近有两个主题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一是爱小护小,一是爱老敬老。思来想去,还是定义在爱老敬老上。我的家书主题是:《依中庸之道,尽智孝之行》。
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真切的感受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可是我们的幸福老宝贝呀。但是,要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老宝贝们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呢?
我目前看到的养老情况有这么几种:一是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二是在几个子女家中轮流住家养老,奔来走去;三是去养老院和老人们一起生活;四是请护工到老人家里照顾老人,子女一起出护工费;也可能还有其他的方式。其中无论哪种形式都会有一些这样那样不如意的地方,在家里可能天伦之乐也可能有婆媳矛盾;在养老院可能专业护理但也不一定被全方位照顾到;请人照顾可能人好好说话但24小时陪伴可能比较难;轮流在子女家中居住肯定幸福着但又可能有比较有分别。
我想起了我家公公当年的情况。我公公他们四十岁才要的小儿子,所以,我们结婚那年,公公66了,年岁算高了。当时想着如果公公一个人住在老家,会孤单,还不如来我家,我们也好照顾他呀,反正我家是单位分的新房子,有客房,很方便。但是,公公笑着说,“我倒是想来呀,但是家里的黄花菜还没收呢,鸡鸭没人喂呢,还有点田地也需要看管一下呀,还可以给你们准备点新鲜蔬菜哒。” 这一说,看样子我们是拗不过老人的,那就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吧,我和老游,那个时候还是小游同学,就最少每个月回去一趟。想想那个时候,没什么工资,先买一辆三四百的单车,这是必备的交通工具呀。每个月,小游同志载着我,穿过一片又一片田野,爬过一个有一个山坡头,还有20公里全是山坡路,一路上去下来,100多公里,想想是不是很过瘾?但是,回到家,我会到田里或者山中,把公公叫回来,帮他背着柴火,或者帮他扛着锄头耙头,或者背着猪草,或者背着黄花菜。。。一路跟老人家说笑着,回到家,我们做饭,老爸做炕头。老爸会开玩笑地说,“哎呀,你们回来了,我就饭都不用做了,吃现成的啦”。“这不算呀,你要是肯放下家里面的这些宝贝,住我们家里去,那才是每一餐都可以吃到我做的饭菜呀,是吧。” 老父亲欢喜笑着“要得要得,早点住到你们家去,天天看你们忙里忙外,哈哈哈”。老爸喜欢喝浓茶,吃完饭,我们会把的杯子清洗成我
们喜欢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样子,其实,我是知道他有自己的习惯自己的喜欢,但是我把干净橙亮的杯子在他面前晃一晃,他也喜欢得不得了,又是满脸笑容。然后,可能有邻居过来,我们可能一起唠唠嗑,也可能跟他去菜地,去田里忙活一下。其实,我能忙活啥呀,不过是老爸身边的跟屁虫而已,罢了。一个老人,两个跟屁虫,不亦乐乎,现在想来,那个时候身旁田里的禾苗、地里的菜蔬应该都是在笑的吧,嘻嘻嘻。
公公八十多岁,生了一场大病,尿道堵塞,我们在他住院治疗后,把他接到了我家里,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二十年前了,换了环境,房子大些了。但是公公身上插着导尿管,他会觉得不太舒服,也有些不方便,这个时候,我会把他的宝贝儿子,还有宝贝孙子喊出来,让他们多陪陪老人家,我专门负责后勤服务。现在已经不记得那一回住了多久,我记得我们家老游还去另外一个城市的一个老中医要到了一个药方,背了两大麻袋的中药回来,专门辅助治疗老父亲的这个病(叫什么病了,实在记不起了,当时到处寻医问药。好几年都记得清清楚楚),直到完全好,可以拔掉导尿管。老父亲仍然坚持要回老家,说是自己有两个儿子,不是只能住我们这里。我听着,又好笑,但是有很理解并且尊重老人家的想法。但同时也告诉他,无论怎么样,你随时都可以到我们这里来;也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会回去的,和你一起做饭,聊天的。
公公89岁那年摔了一跤,做完治疗之后,他坚决不住我们家来了。我也尊重他的想法,我们家老游每天一百多公里通勤,有时候晚上加班,9点多动身回家,第二天在家里6点动身返程。那个时候,我有两闺蜜,看到我们总是那么忙,知道我们在照顾老父亲时,先后和我一起回老家看望我家老父亲。我家老宝贝父亲已经认不得几个人,亲生女儿都不太记得了,会说错名字了,或者直接说“听不到”“不知道”等等,但是我这个儿媳妇一说话,他还是清醒着,说“谭娴呀,又回来看我哩啊”。我告诉他“是啊,我一上完课就马上过来了啊,很快的嘞,你看,还有我朋友也说一定要看你呢。”“哦~哦~哦~辛苦你啦。” 我不清楚,他为什么会对我的声音有那么强的识辨能力。我还有一件事情,特别感谢我家老父亲的是,他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谭娴呀,你一定要记得多抽空休息呀”(写到这里,我又一次泪湿眼眶,感谢我们老父亲!)
这是我们家给公公养老的故事。我想,如果想让老人家晚年幸福,那么,我们一定要做“天“”地“之间的那个”人“,”心“像天空一样广阔到无所不覆,又像大地一样辽阔到无所不载!
感恩阳明先生和古圣先贤的智慧指引,感恩博仁导师的谆谆教导,感恩大爱志愿者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感恩所有良知伙伴们的陪伴,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大家!我爱大家!祝福大家!
谭 娴 敬上
2025年5月16日
期待明天孙红菊老师优秀家书的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