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里停电,于是儿子提议去吃汉堡王。但是其他食客不同的是,我们坐在汉堡王店内,点餐是点的汉堡王外卖。儿子说一方面就是给外卖小哥送福利,取餐就送餐,不用再跑远,另一方面这样更省钱。我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儿子知道要省钱,忧的是这样的省钱,会不会被将来的女朋友嫌弃。
这次坐在店内吃汉堡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三对母女陪伴孩子吃汉堡的状况。无一例外都是看着手机陪着孩子。一个妈妈爸爸带着不到三岁的小宝宝。宝宝和妈妈坐在一起,爸爸坐在对面。宝宝年龄小,当然坐不住了,在沙发上蹦来蹦去,自己玩耍着。而妈妈的脸扭和孩子相反的方向。可能是怕孩子和他一同看手机吧!这位妈妈专心地看着手机。给我的感觉像是在追剧。孩子自顾自的玩着,是不是拿桌子上的薯条给自己嘴里来一口。
另一个妈妈陪着看上去是三年级的儿子。妈妈全程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不知是喜还是怒。那个表情很淡漠。母子俩用手机点完了餐。在等餐的同时,妈妈在不停的刷着手机。全程母子俩没有什么交流。男孩子这转一下那转一下。还时不时的跑到取餐柜台看看自己的汉堡是否出来了。当听到自己的取餐号时。孩子看上去很激动。可是又不敢自己去取餐,妈妈站起来陪她一同去,给我的感觉妈妈似乎是控制型的。在吃汉堡的过程中妈妈嚼着汉堡看着手机。孩子嚼着汉堡看着四周。因为离着有个两三米远。具体听不到两人在说什么。但是据我猜测都是关于汉堡,薯条洋,葱圈的内容。因为我看到他们的眼睛都离不开这几样东西。
第三个妈妈,带着女儿,是我要离开汉堡店的时候,路过的一对母女。为了要看看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我特意走进留意了一下,哎,依然是母亲看着手机,不同的是孩子也凑近看着手机。
三个母亲的状况,都是专心和手机在一起,而忽略了孩子。家庭教育中要父母陪伴孩子,陪伴不仅是要在一起,而且要有互动,还要有心与心的交流,哪怕只有十分钟。在交流的过程中,你可以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能够了解到孩子与同伴的互动,能够了解到孩子的内心状态,孩子的情绪,孩子的一些困惑等等。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了解到孩子,还能增加与孩子的情感。这样的陪伴是必要且重要的。
三个妈妈,或者说是更多的父母,往往只是在表面上陪着孩子,而把陪着孩子当成是对孩子的陪伴。殊不知‘’陪着‘’‘’陪伴‘’两者的效果千差万别。
希望妈妈们醒醒,也愿更多的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等孩子出问题的时候再翻过来学习,那效果往往是事倍而功半了。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