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我辞职了,不想再用违心的态度对待周围的同事和老板了。
一年前刚毕业的我,也是怀揣梦想的亢奋状态来到上海,一座向往太久的城市。
没什么实习经验,普通三本毕业,专业技能不突出,这大概就是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处于被动、劣势的客观原因。
入职的这家公司,两个老板,这里称Z和L吧,属于两人合伙开的这家公司,刚起步。
而我的职位是产品外观设计师,其实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从事设计工作一般都是从设计助理开始干起,之后初级、高级设计师一直到设计总监、产品经理这些职位。
但是考虑到公司规模小,能理解只有我一位设计师的尴尬。
L除了和Z一起合办这家公司外,还有一块业务是上海的某家工程设计公司的部门老大,而我的工作地点就是在这家公司L管理的这个部门。
所以我说,我也是有同事的,这些同事都蛮好,只是工作上和我的交集很少,毕竟他们是建筑方面,我是产品方面。
Z主要负责我的工作安排,因为L负责的工作重心在工程上,只是偶尔让我帮忙修图P图之类。
一直到我离职,除去身边的这些“不属于我所在的这个公司”的同事,见过的就只有两位老板。
以上是背景。
(这个背景有点长)
专业知识技能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
虽说有在设计公司实习过的经历,但一件产品的诞生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在这份工作中,没有前期调研、没有草图风暴,没有一个团体间的配合。
开始构想产品外观的时候,只是凭着Z老板给我的一些他预想的这件产品该有的功能和结构,同时要考虑后面开模的可行性,以此来控制开发成本。
暂且不讨论这样一件产品有没有市场(没有进行过市场调研,都是面试时Z老板自己在讲市场需求的存在),从我开始建模,到产品外观确定(进行了一次3D打印,为了在开模前测试是否达到预想的使用情况),工作到这为止,老板给我机会去帮助我学习和提升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样的一份工作,没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以致工作热情一路走低;没有相关的学习机会(周围没有设计的前辈可以请教、公司没有一套完整的设计流程、没有机会去工厂了解材料及相关开模),以致在一个毕业生最需要实践进步的时候一直停滞不前,换做任何一个想努力立足职场的人,都会逐渐失去继续留下的意愿。
如果要让我对比一年前的自己,我的结论就是:现在的我与毕业时的自己差距并不大。
应有的福利可能得不到保障
面试时说好的五险一金,在入职六个月后才办好。
期间,我不间断询问过几次,得到的回应基本是,正在办理的,很快。更有一次,是在三个月实习期过去了,老板Z找我谈话,再次向他问起社保办没办好的时候,他是这样回我的:“你这么着急这个干嘛?”(意思大概就是这样),我当时也傻,还感觉很不好意思,就回他:“我怕我生病。”说出来就后悔了,办理这些不是公司应该做的吗?而且入职前、合同上都约定好了的,我为什么这么没底气?Z老板又很理直气壮说了句:“年轻人生什么病!”我...年轻人就不能有个头疼脑热?这什么逻辑?
对于这段谈话,我也是后知后觉,当时为什么不怼回去?
对于高温补贴、饭补、交通补贴,都是没有的。
辞职前公司因为开店需要我去商场帮忙,在此之前两个老板找我谈过,过去会有补贴,加班会有加班费(开店期间比较忙),也会教我一些管理、招商方面的内容。因为费用和学习新的东西很吸引我,就答应过去帮忙。
但实际上的是做一些体力活(这个也无所谓,本来我不怕吃苦),但根本没有要教我其他的意思。
后来发工资并没有将加班费一起给我,也是后面跟Z老板提了,才补发给我,“你急什么,公司不会少你这点钱。”这是Z老板给我的回复。
属于我的,我不该问清楚?
合同上写的每月5号发工资,实际上入职后,第一个月忘了给我发工资,过去几天后我提醒了才发,并且是微信转账!连续七个月微信转账!后面用公司账户给我发工资都是6号到账,不是说就差这一天,是差了这个公司的诚信。
与老板的观念格格不入
老板的观念决定了公司的理念。
Z老板总是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出现,每次跟我谈话都会提到:互联网时代,只要你的产品跟互联网有相关联系,就会取得市场的成功。所以,他总是在有了一套初步的概念模型后,迫不及待的想去开发,总是在与我慷慨激昂地探讨之后就很长时间没有下文了。
现有业务的不深入,新的想法层出不穷,我对公司发展越来越没有信心。在我看来,就是一心多用导致全盘效果甚微。就像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想,在想我要干什么,怎么干的都已经构思好,却迟迟没有迈出第一步,一直在停留。
我与Z老板的存在沟通上的问题,很多时候,就算我提出我所质疑的点,他也会用他的理由来继续他的想法,越往后,我也就不反驳不争辩了。
不要以为公司小,可以锻炼全面的发展,在入职前我也是满心期待,觉得磨炼一段时间,也许我会在胜任不同方向上的工作。
我在公司的工作由前期外观、平面设计发展到编辑、销售、甚至客服。工作内容确实会涉及多方面的领域,但都是皮毛,根本达不到你以为的专业水平。时间一久,加上某些工作的机械化持续动作,你的反应会变得抗拒,慢慢厌倦这样的工作内容,热情降低,辞职的欲望出现就不会消失。
在一年的工作中,L老板相比较Z老板,待人处事的方式更让人认可,会以一颗同理心与人交流。
心之迷茫,无所畏惧。
经验不足,对职场的认识不深刻,只能拿自己的经历谈谈我对小公司的态度。并不是否定所有,只是假如要入职一家小公司,请考虑好工作内容是否能提高你现有的水平?你与老板的想法是否是一致的?这个公司是否有发展前景?如果在试用期类似于这样问题的答案与你的期望不符,还是建议重新选择。
选工作就像是在选择未来的伴侣,在互看对方顺眼的情况下,三观吻合才能决定能否长久得相处下去。可怕的不是吃苦,不是工资低,是怕在最需要实践检验理论的年纪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希望每一个在大城市生存的年轻人都会有一天,能称自己的生活为生活,而不是生存。
借用《上海女子图鉴》海报上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们来时的路:年少时披星戴月,步履不停;只因眼中有光,心中有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