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志·名宦祠》,袁可立的大名,与白居易、司马光、文天祥、海瑞、于成龙、林则徐等人,并立于苏州名宦祠祭祀。
袁可立有功,刚正不阿,满清一朝,数百年间,位立苏州、登州和睢州三地名宦、乡贤祠而不朽。明清两朝,皆将袁可立捧入祠祭祀。
登莱巡抚计十四任,袁可立最有作为,是唯一被列入登州府名宦祠特祀的一任登莱巡抚。(《增修登州府志·祀典》)
“(天启)二年任时白莲妖人徐鸿儒猖獗于西,毛文龙跋扈于北,高丽亦不靖,征调繁兴所在惊惶。可立筹划镇定之,民得安堵,祀名宦祠。”(光绪《增修登州府志》卷二十五)
以下,是名人为袁可立痛批清廷的话:
恽毓鼎虽为满清遗老,但为袁可立抱不平,对清朝“文字狱”毁劫和篡改历史的后果进行无情揭露,他对前朝皇帝封杀民族英雄袁可立和岳飞痛心疾首感叹道:“董思白《岳庙碑》、《袁节寰墓碑》,犯时忌,祸几不测……。雍、乾间文字之祸,可见一斑。”
清帝退位,赵秉钧将“懿旨已宣布辞位”的消息,告知了来访的恽毓鼎,但在得知确凿满清灭亡消息的那一刻,恽毓鼎还是“悲愤交并”,痛哭“国竟亡矣”。
师范大学满族徐建顺教授,沉痛指出:“清朝销毁了中国古代的大批书籍,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美化本朝,丑化前朝。为此不惜大改史实,以致明清是离我们最近的时代,其历史却是最迷糊的状态。举个例说,袁崇焕守宁远,对明史意义重大,但袁崇焕的传记有多处关键点笼罩疑团,而说起来应该比他更重要的另一个人物袁可立却在史书中踪迹皆无,而那段历史到现在也拼凑不完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袁可立曾策反努尔哈赤的女婿,引起家族大乱,并大败努尔哈赤,这对于满清皇室是很丢脸的事吧,所以历史就被修改了。”(见徐健顺《中国正史观》)
《二续表忠记》中,
有抗清《袁崇焕传》,撰清康熙三十七年自刻本,后来,满清列入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
《皇明四朝成仁录》:“崇焕以骑九千人从间道驰 至都下。十一月十九 日,奴营广渠门外,崇 焕督战,自辰至申转战 十余里,斩首千人,伤 第六王子,追至运河, 奴多溺死者。奴移营南 海子,游击祖泽润,横 冲敌阵匝日始还,敌锋锐顿挫”。
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在雍正、乾隆年间两次被禁毁,仅有抄本流传于世。
周文郁《边事小纪》:
拥众直突东南角,我兵奋力殊死战奴,奴奔北,见前处有承等兵,方立马无措,若承等合力向前,则奴已大创,不意承等徙阵南避,翻致奴众复回,径闯西面。一贼抡刀砍值公,适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对而折。公或免。时贼矢雨骤,公与余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得南面大兵复合,贼始却。我兵亦倍奋砍杀,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直追贼至运河边。贼忙迫拥渡,冰陷,淹没者无数。此一战也,自午至酉,麋战三时,杀贼千计,内伤东奴伪六王子,及西虏名酋都令。我兵亦伤亡数百。
盖九边尚首虏,每以争割首级误事。公深鉴陋规,于未战之先,与诸将士约,惟尽歼为期,不许割级,故将士得一意剿杀,以获此胜。是晚收兵,直至二鼓方毕。
颂袁崇焕的《边事小纪》,是明周文郁撰军事史,此书四卷,乾隆年间被列入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内,民国间影印本收入《玄览室丛书续集》
如天启六年。宁前道袁自如守宁远。以西洋火炮击死建夷一万八千。诚得其力也。然可击远而不可击近。猝为建夷蜂湧至城下。以无台故势不能垂击。被其凿五十餘处。城几破矣。幸通判金启倧以万人敌烧却之。赖以成功。明年五月。建夷复攻锦州城二十日。城故圯颓。凿崩五丈餘。贼已登矣。将士以身为障。火器刀棍乱击退之。复下理塼石垒城以守。此时并无西洋大炮。乃总兵赵率教与诸将士死守之力耳。
《战守全书》:明范景文撰。此书凡十八卷。分战部、守部。如卷一下有“军祭”、“军誓”、“禁喧”等目。乾隆年间,此书被列入军机处第八次奏进全毁书目,且书之批词云:“查《战守全书》系明范景文撰,所论用兵事宜,大都纸上空谈,其守部中有狂悖字句,应请销毁。《百将兵法》:明顾其言撰。此书以“大抵抄撮他书而成,甚为弇陋。其刘铤一传,尤多指斥字面,应请销毁”,列入乾隆年间军机处第十次奏进全毁书目内。
张二果《东莞县志》,文中有歌颂袁崇焕抗清的事迹,
此志被乾隆修《四库全书》以后纂修的,因此将前志中的人物及著作有属禁毁者,悉抽出,其志例云:“向查办遗碍书籍时,府县志皆奉文铲削。今于列传、选举中删除净尽,遵功令也。”东莞南明抗清人物及清初具有反清思想的著作家不少,此志汰删之不收,其志例云:“人物细为增删,凡所厘正,悉以明史”。
南明抗清英雄屈大均,为袁崇焕写诗六首。记载于《翁山诗外》中。
清雍正、乾隆间,他的著作都遭禁毁,直至一九一年,上海国学扶轮社才翻印《翁山文外》十六卷、《翁山诗外》十九卷。
据朱希祖先生《屈大均(翁山)著述考》一文考证,屈氏著作在经过雍正、乾隆年间三次严令禁毁之后,可考知的屈氏著述仍不下三十多种。
《宁远捷》
边火鸣秋笳,惊秋高肥马。
冒顿入眼中,已无宁远城。
宁远城坚不可下,书生意气还凭陵。
抚循将与卒,劳苦如弟兄。
男儿七尺宁作格斗死,何当隐忍穹帐偷余生?
两尸夜攻不已,云楼折冲车起。
一炮发,震十里,名王血肉化泥滓,北人为号南人喜。
(出自今乐府,《今乐府》诗集,二卷。吴炎、潘柽章合著。《今乐府》一书中的不少作品流露出了潘、吴二人拥护明朝反对清廷的情绪。此诗诗题下公然标明“美袁中丞也”。此2人死于明史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