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坛经》谈学习5

从《坛经》谈学习5

作者: 小禾小珩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09:35 被阅读0次

五祖弘忍说,各作一偈,呈吾来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他说,不要迟滞,不要思量。真正看见,了知,体悟的人,当下,一言,就看见了。真正看见,了知,体悟的人,即使是在轮刀打仗,低头就见。

神秀是教授师,惠能是小杂役。

神秀所作的偈是: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惠能不会写字,请了一个叫张日用的人帮他写了一偈,很有意思的巧合是,惠能通过日用——善惠巧能落实到每日之用,身边之事——来写。

这一偈是这样的: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我们把时光往后转一转。因为这两偈是始,后来两宗之流,取舍异趣,都离不开这两偈。

后来,后来惠能在曹溪宝林寺,神秀在荆南玉泉寺,分南北二宗。北宗强调渐,强调修,南宗强调顿,强调悟。

发生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神秀叫一个名至诚的人,去曹溪拜访惠能。南能北秀,至诚相通。虽然最后至诚留在了曹溪,但是《顿渐第八》,为我们后来的人留下了相通之意,相通之情。

我们来看一下神秀的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身之坚(身坚不坚呢,是不是身坚呢,我们下一节再论),心之明,是需要修的,时时勤拂拭。佛家的坚与明是要指向空的,勿使惹尘埃。

那么怎么样修行,怎么样到达空境呢?

惠能问志诚说,你的师傅是怎么教你们的?

至诚说,住心观静,常坐不卧。要凝神,要坐禅。志诚说,师傅教我们戒,定,慧。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戒恶,行善,净意,都在一个修持,期望达到的过程中。

而惠能给的是一个顿悟,已然拥有的佛性。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原本就是空的。身也是空的,心也是空的,树何尝是树?台何尝是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就是内有的,不是外铄的,本来就是圆满具足的,而不是有所欠缺的,因此不需要时时拂拭,只需要无时不发。

惠能说,我讲的戒,定,慧,跟你师傅讲的不一样。我讲的戒,是原本就没有恶,从自己,从本性上来说就没有,是自性戒。我讲的定,是原本就没有乱,自己,本性上就根本没有,是自性定。

你原本就不是有所缺损的状态,即使成了佛也不增加什么,精坚明净,不增不减,是自金刚。

神秀指出了需要达到的地方,而惠能指出了已经立足的地方。

那么两方是怎么样达到空的呢?

惠能并不教导凝神,也不教导禅坐。惠能教导学佛的人,不要去想菩提涅槃。也不要去想佛法无边。把成佛的念想寂灭掉,把成佛的万法寂灭掉。你的思想意识里,不伸出任何一根丝线,挂碍在任何一个地方。无念,无法,无执,无妄。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不立菩提涅槃,方能立亦得,不立亦得。

这个空就空得比较彻底了。不去想菩提涅槃 ,也不去想六道轮回,在不想中不著,不执,空之自性体用,没有一丝挂碍。你在流水中,以一个开放而不需要封闭的姿态,与所有物相遇,与所有人相遇,不需要凝心,也不需要禅坐,把心打开,即使奔跑起来,所有的物都是佛心,所有的人都是佛身。

但是,惠能就比神秀高妙吗?

神秀立了一法,惠能的何尝不是一法?佛家讲一个假字,假名,假法。就是这个东西原本是不存在的,姑且给它取一个名字,法原本是不存在的,姑且给它取一个名字,以适合大众的需求,传达的必要。惠能和神秀所说,所行的法,都是假法。神秀重在讲功夫,惠能重在讲体悟,如果说神秀教的“知之者”,那么惠能想教的,估计是“乐之者”。有时候体悟不免要从功夫中来,“乐”不免要“知”中来。你想以乐为第一步,然后再走第二步,第三步的“知”,但一个有趣的悖论就是,有时候你要走很多步,很多路,才能走到第一步。你要认真学习很久,才能开始学习,才能初步懂得,学习究竟是什么?

神秀和惠能,都很了不起。最高的境界那么伟大,肯定不是一条途径足以达到的。

你的偈又是什么?

今天的这个故事,你喜欢吗?

相关文章

  • 从《坛经》谈学习5

    五祖弘忍说,各作一偈,呈吾来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他说,不要迟滞,不要思量。真正看见,了知,体悟的...

  • 从《坛经》谈学习2

    惠能的父亲,籍贯在今天的河北,后来被贬谪流放到了广东。父亲死后,惠能和母亲“移来南海”,大约是今天的广州。“艰辛贫...

  • 从《坛经》谈学习4

    五祖弘忍和六祖惠能之间有师徒的缘分。 有的师徒,不一定有师徒的缘分。 人与人,相识,相交,相互之间的言谈和行为,有...

  • 从《坛经》谈学习7

    惠能在逃亡的过程中,一天(暗自)想到(这个):时候到了,就应当弘扬佛法,不可以始终隐遁,于是,来到了广州的法性寺。...

  • 从《坛经》谈学习6

    惠能得衣法南行以后,有数百人来追,想要夺取衣钵。惠能经历了一段逃亡隐遁的日子。这一段生活,也很体现惠能对佛法的领悟...

  • 从《坛经》谈学习1

    这一个很长的,充满趣味和哲理的故事,是从惠能大师的自述开始。 惠能是禅宗的六祖,他在宝林寺,为众人说法,从自身的经...

  • 从《坛经》谈学习3上

    惠能见到五祖弘忍大师,两人谋面,毕竟有师徒缘。有这样两段对话。我们今天先来看第一段。 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 从《坛经》谈学习8上

    惠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

  • 从《坛经》谈学习3下

    忒勒马科斯远涉重洋,向奈斯托尔打听他父亲的消息,他这样问道:是被人杀死在路基,被仇敌的部族,还是亡命在大海,安菲特...

  • 读坛经~5

    一读再读,每一边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和感悟,更深遂的层面去认识佛教,就会觉得活在这个世界里是一件多么慈悲的事了!懂得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坛经》谈学习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lt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