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解疑

读书解疑

作者: 与美好同行 | 来源:发表于2022-08-14 20:13 被阅读0次

读《论语》,总有些内容就算看了解释也不明白怎么回事,比如下面两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篇第一》1.15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篇第三》3.8

没想到读叶嘉莹老先生讲温庭筠的词时,竟然读到了叶老先生对这两章的讲解,真是好啊!

《论语.学而篇第一》的第15章中,我主要是不明白孔子和子贡刚还说着贫富时的态度,怎么子贡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说,孔子就说他“始可与言诗已矣”呢?

叶嘉莹老先生说,当孔子跟子贡问答,子贡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孔子把它提升了一个层次,说“贫而乐,富而好礼”。子贡是聪明的学生,说《诗经》里有这样两句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好像琢一块玉,本来是一块璞玉,跟石头混在一起,可是我们要琢,把它变成晶莹圆润,把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其斯之谓与”,就说的是这种情形吧。孔子把做人的境界提高了,而子贡就联想到璞玉琢成美玉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本来不是说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修养,子贡引用这两句诗,只是子贡的联想。

这是说,子贡读《诗经》能由此及彼展开丰富联想了,不只是理解诗的字句表面了,他才可以和他谈论诗歌了。

下一章也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孔子说“绘事后素”后,子夏会说“礼后乎”?而孔子又说“始可与言诗已矣”呢?

这里,叶老先生不仅让我更加明白了我原先不太明白的,还把“绘事后素”解说的特别好。她说,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说作画是先要找一个洁白的材料,就是说先要求质地的洁白,“唯白受彩”。只有洁白的质地,你才能涂上绚丽的色彩。如果本来是龌醒凝凝的非常脏的东西,你无论如何不能着上鲜艳的彩色。孔子说了“绘事后素”,子夏很聪明,马上产生了一个联想,说:“礼后乎?”说按老师这样说,人,最基本的是内心的思想感情,你尊敬一个人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外表的形式的礼节是次要的,根本是你内心要先有这样一种本质,这才是重要的。

当孔子跟他的学生子贡谈到人的修养,子贡就联想到诗句,所以孔子才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说我可以跟你谈诗了,是因为孔子告诉他一件事情,他可以推想到孔子没有告诉他的事情。子夏也是,由美人之美想到绘画之美,由绘画特点想到礼的本质。在向老师请教时,子贡和子夏都能由此及彼的进行联想。由此就可见孔子认为可以和他谈论诗歌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了。

当然,叶老先生并不是为了讲《论语》,而是借《论语》中的例子讲如何理解诗歌,如何理解宋词,但是我也从中学到了以前理解不透的东西,真的是双丰收!

相关文章

  • 读书解疑

    读《论语》,总有些内容就算看了解释也不明白怎么回事,比如下面两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 读书解疑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

  • 读书解疑

    曾经有一首词(具体哪一首我一时想不起来了),有的版本写的作者是欧阳修,有的版本写的作者是另一个词人,我曾经把那两个...

  • 解疑

    新课已经学完,课程已经进入如火如荼的复习阶段。今天,给孩子们讲到阅读题。《地震中的父与子》里面一道题:是...

  • 解疑

    这篇文到这里就正式结束了,非常谢谢一路追到这里的大家。 在这个故事里,我收到你们对我最高的赞扬大概就是“写得像真的...

  • 解疑

    学习知识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所谓“不疑处生疑”。 在多数人习以为常的观念中,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原来并不觉得这...

  • 解疑

    可是,那忐忐忑忑的其实是李芸,芸婕妤倒是坚定不移地跪在原地,并没有离开的意思。 李芸忍不住问:“你怎么不走啊,皇后...

  • 解疑

    火的转换是:首先成为海,海的一半成为土,另一半成为旋风。 这话什么意思啊?

  • 解疑

    今天是2021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十五,我是一个付出、坚持、自信、勇敢、智慧、追求幸福的人。 今天我继续做家里第...

  • 解疑

    2021年4月15日,香帅在得到直播间作了一场关于“学区房、基金、比特币还值得买吗?”的直播,说实在的,首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解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mh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