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和暴力
当人们感到失去安全感时,他们往往朝向以下两种错误做法的方向走去。
他们要么陷入沉默(拒绝进行观点交流)
要么诉诸言语暴力(试图强迫对方接受其观点)
下面讨论一些细节
了解沉默和暴力的表现形式也能帮助我们在第一时间辨认出其中的安全问题
** 1 沉默**
沉默包括任何有意拒绝观点交流的行为,这种方式几乎从来都是逃避潜在问题的方式,总是会限制观点在对话中的交流
最常见的三种沉默形式
- 掩饰
指对问题轻描淡写或有选择性地表达观点 - 逃避
指完全避开敏感话题的行为 - 退缩
指彻底退出对话机制。我们不是退出对话就是离开房间
2 言语暴力
暴力包括任何试图迫使、控制或强迫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言语行为。这种做法的特征是人们把自己的信息强行加入信息库中,因此也会破坏对话的安全气氛。表现形式从口出秽言、自顾自说到恫吓威胁,不一而足,其中
控制、贴标签和攻击是最常见的三种形式。 - 控制
指胁迫对方按照你的思路考虑问题,表现方式有两种,要么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要么在对话中搞一言堂作风。具体做法包括经常打断对方讲话,过度强调自己的观点,大量使用绝对性字眼,经常改变话题以及使用指令性问题控制对话过程。 - 贴标签
指把某些人或某些观点加上标签,把它们视为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人或物 - 攻击
指的就是字面含义。我们往往会希望战胜对方,进而发展到希望为对方制造痛苦。具体行为包括贬低和威胁对方。
学会关注压力应对方式
当你的大脑处于“双路处理”模式时,或许最难密切关注的因素是你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对方的表现。
在和他人陷入激烈争论时,大部分人都很难摆脱话题的牵引。这时,对方采用的各种策略便会为你带来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
下,你便放松了对自身行为的密切关注。
做个机警的自我监控器
怎样才能在对话出现问题时及时退出争论,学会关注对话过程,关注自我行为及其造成的影响呢?
答案很简单,学会成为机警的自我监控器。也就是说,只有密切关注自己的做法以及这些做法造成的影响,你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改变行动策略。具体一点说就是,你应当关注自己的做法对安全气氛产生的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2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