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 | 学生不积极参加运动会?
学校要召开冬季趣味运动会了。
夹乒乓球往返跑、跳大绳、拔河。
学生听到这一消息 ,很是兴奋,纷纷举手表示要参加。
我说道:“别着急,我给大家一天的时间,大家可以有试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很稳当地夹住乒乓球,能不能有节奏地跳绳,有没有足够的力气?觉得可以的,可以报名给体育委员。”
“中!”
“我能!”
……
大家纷纷答道。
到第二天,体育委员到办公室拿着名单,为难地说:“老师,你看,运动会,男生都报齐了,女生怎么都报不齐。拔河都没人参加。”
看他皱起的眉头,我接过名单,确实,男生的名字写满了,女生栏却寥寥无几。
这种情况,我也能够理解,本来女生都比较爱静,又比较柔弱,体育比赛自然不是他们擅长的内容。像拔河这类靠身强力壮大占有优势的,女生怎么好意思尝试呢?而跳绳这样的灵活性项目,女生怎么也不敢去尝试呢?
我得换个角度来激励一下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
课间的时候,我看见有学生在跳大绳,我看到多数也是男生。
我也加入到队伍中,并指导学生具体的跳绳细节:
男女间隔排成一队,
从甩起的绳子中间进入,
甩绳的速度要适中,
鱼贯而入不间隔,
从一侧进入到另一侧进入呈8字形路线……
学生在我的指导下,马上变得有秩序、有速度进来。
旁边观看的学生也好奇地看着,似乎也要跃跃欲试了。

下午一打预备铃,我来到教室。
等学生唱完了第一首歌,我拍了拍手,示意大家留下。
我们已形成习惯,打断正在进行的活动,不用敲桌子、拍板擦,而是拍手,这样显得亲近友好。
学生停下来,我说道:
“昨天,我们通知让大家报名参加运动会,大家都比较积极。要知道,运动会是为班级增光的,你代表的是三班,不是你个人。如果你有那方面的才能,一定要展示出来,不要把自己给埋没了。”
学生认真听着,有的小声在说:“我都报了!”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那方面的才能呢?当然,你得去试试。像我们运动会的项目,为了准备,我们昨天已经下发了大绳,筷子和乒乓球,就是为了让大家练习。下课时,我看到有些同学已经在练习了。很好,注意安全。你也要练习下。尤其是女生同学,一般情况下,女生的身体灵活性和节奏感、协调性都很好。可以去报名跳绳嘛,为了班级增光呀!我们是新时代有中学生了,怎么还跟老一辈那样胆小呢?只有试一试,才可能发现原来自己不家另一方面的才能,你居然都没有发现!我们之前讲过《论语》里一句最短的话‘君子……’?”
“不器!”学生很自然地接出了下句。
“对,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功能,我们是人。男生女生都要像君子一样,做有多种能力的人。你怎么知道自己的才能呢?就要多去尝试。我们每个人都不要给自己设限。有的人可能很小就有很强的才能,像作曲家莫扎特;而有的人到了晚年才展露自己的才能,比如画面齐白石!试一试,你才能发现自己大有可为!”
到了下午放学,我再问体育委员时,已有不少女生报名拔河和跳绳比赛了。
有时候,学生的不积极,原因在于老师的不重视。
只要教师有足够的重视,能在公众场合表明自己的鼓励、积极的态度,学生就足以表示出一定的热情。
关键就是老师的表态。
很多学生是易燃体,老师做的工作无非就是适时地去点燃。
学生因为之前受到的教育影响不同,家庭氛围不同,很多地天性被无形中束缚在传统的观念中,或因为视野的原因,不能敞开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老师要做的工作就是打破束缚,解放学生,激励学生,超越自我。
鼓励学生试一试,只需要一段话,一个理念或是一句口号,甚至一个微笑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