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理事会2024元旦征文活动。
张爱玲说:日子过得真快,对中年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好像是指缝间的事。
的确,日月星辰的流转如同白驹过隙,十年八年之间发生的事情,清晰如昨,感觉近在眼面前。
然而,天上一日,人间千年。正如同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十年八年对于历史长河短暂得如同一阵风,但对于个人又漫长得可以做很多事情 ,铁杵来得及磨成针,水滴来得及穿石头。
就说我自己,通过几年的笔耕不辍,居然写作200万字,放在几年之前动笔之初,我做梦也不敢想象自己能有这样的收获。
200万字,对于写作高手与大家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也许只是指日可待,也许只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对于我这样即将步入垂垂老迈的人来说,吭哧吭哧,气喘吁吁,费了不下于九牛二虎之力。
是坚持,让我越过身体体能的局限,写出来200万字。
这些数字的取得,来自于锲而不舍的执着,来自于一字一字的积累,来自于一日一月的付出。
2018年,寻常的一天,我回望过去,突然发现自己除了工作,没有任何技能傍身,因为我所从事的乃普通管理岗位(管理乃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不涉及太多技术与专业。
也就是说,倘若失业或者遭遇单位变故,我将一无所有,不具有任何可以随身携带的技能与特长。也就是说,我成了攀附大树的一棵藤蔓,一旦离开原单位或者退休 ,就与所谓的能力彻底剥离,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
于是,我真真切切地慌了手脚,人生最可叹息的莫过于活了半辈子,却一无所长。
我上学那会儿,语文成绩不错,课间喜欢涂涂抹抹,所写作文经常被老师作范文讲解,自从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我就中断了写作。
思来想去,我决定重拾爱好,第一步于2018年5月注册简书,向写作组织靠拢 ,期望近朱者赤。
然而,想法很好,但要付诸实践,这中间还有长长的路要走。激情过去,惰性抬头,写作成了雷声大雨点小,不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了常态,而且挤牙膏一样难乎其难的输出泛善可陈,面目可憎。
到了2019年年底,我的简书几乎成了荒芜之地,无人耕种与打理的结果就是寸草不生颗粒无收,而相邻人家,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我徒然望洋兴叹。
时间来到2020年,这一年给予我悲伤,也给予我契机。
母亲不期然离开人世,我很难过,多少个白天与夜晚以泪洗面,伤痛之余,我决定把母亲的勤劳、善良与坚韧不拔行诸文字,否则对不起她那艰苦的一生。
决心既下,我一边奋笔疾书,一边掉眼泪,每天坚持,同时把所写文章投放简书,阅读与关注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点评与鼓励给予我力量与信心,四个月一气呵成,完成了20万字回忆母亲的散文《如果芦花会唱歌》。
休息一个月,我再接再厉,费时半年对这篇散文从头至尾进行两次修改,努力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感情与浓郁的生活气息勾勒出母亲勤勉的一生。
近乎一年的连续写作,不但提升了我写作的信心,某种程度也矫正了我松散的写作习惯。接下来,我决定把写作当做一件正儿八经的爱好与技能来发展,我同时意识到,若要提升写作质量,离不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常态坚持,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
可是,知易行难,我们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把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写出来的稿子投往报刊与公众号,不是泥牛入海有去无回,就是鸦雀无声应者寥寥,我开始怀疑自己写作的能力,苦思冥想写出的东西不过就是一堆废纸,或许自己根本不是写作那块料,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来说,要想写好文章,根本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吧,那么,自己这样呕心沥血坚持的意义何在?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思想上严重怀疑自己,行动也恢复过去的懒惰与懈怠。
就这样在写与不写之间晃荡了几个月,有一天一起写作的小姐妹告诉我她已经加入了省作协,我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失落,因为我又无辜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我和她差距越来越大的最大原因,只不过她日日坚持写作不放弃,而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电话里,她一语惊醒梦中人:既然写作只是你的业余爱好,既然把写作当作怡情养性,投稿不中就不中 ,没有稿费就没有,又不指望它买米下锅,又不指望它扬名立万,干嘛急吼吼一副饿了多少天扑向美食的模样?不妨看淡得失少些功利,有花堪折直须折,无花赏枝也从容。
我仔细咂摸着她的话,觉得自己过去的想法陷入了误区。到了我这个半百岁数,既不指望写作成名,也不依靠写作发财,写作纯粹就是为了愉悦身心,本质上跟闲暇种花与逛街没有任何区别,纯粹是一种个人爱好消磨业余时间而已。
回归写作的正解,降低了期望值之后,我重新投入写作,自己只管坚持,数量与质量就交给时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花草树木,生活感悟 ,喜怒哀乐 ,无一不可以下笔,哪怕眼面前写出的东西是一坨烂狗屎,也好过不写,因为放弃很容易 ,坚持很难。
如果懒劲上来,也不勉强自己,告诉自己休息一天,但倘若没有特殊情况,第二天必须再接再厉地拿起笔来,否则,一旦停下三五天,只会一天更比一天更懒惰,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一倒一大片,一停更至少十天半月,之后再要拿笔,似乎笔重千钧,千难万难。
只要你每天坚持,一行一行地写,一篇一篇地写,坚持一个月之后,你会发现坚持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接下来,坚持两个月、坚持三个月居然顺理成章,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半年。
就这么一路锲而不舍,一抬头,到了2023年结束,发现自己在简书上累计写下200万字。
二百万字,对于会写能写的人来说,也许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相当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对于我这样年过半百的老妪,相当于笨驴拉磨 ,步履蹒跚,电灯熬油,绞尽脑汁,无数次呕心沥血,无数次笔墨凝滞到想要放弃,无数次山重水复疑无路,又无数次柳暗花明又一村。
然而,我没有想到,我能写出200万字,这比彩票中奖还要出乎意料。
写作当初,若要谈想象,200万字简直是珠穆拉玛峰高不可攀,我可是连三五十万字的目标都没有胆量设定,又怎么敢奢望有一天把百万字收入囊中呢?
一回又一回沮丧,一次又一次失望,我坚持了一天又一天。
也许有人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虽说数量有上百万,质量却泛善可陈一言难尽,只是数量毫无意义的堆砌,有什么大惊小怪?
我要说,这200万字哪怕一无是处,也是汗水与心血的结晶,敝帚自珍可不可以?既然自己喜欢,与己无忧与人无扰,行不行?费时费力酿造的酒,味道如何,见仁见智,我干了这一杯,至于你嘛,哈哈,随意,不勉强!
这两百万字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现在我可以说,200万字不重要,铁杵磨成针的坚持才顶顶重要,蚂蚁啃骨头水滴石穿的努力才顶顶重要,习惯的养成比200万字的写成重要得太多,换句话说,只要养成锲而不舍的写作习惯,之后的200万字、300万字,乃至于更多,都会成为可能。
反复与坚持之后,柔水也能成为雕刀。
日拱一卒无有尽,攻不唐捐终入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