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到一个学生,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做事风风火火,表现的很积极,也很配合老师。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有时候太“积极”并不是一件好事。
事情是这样的。给他讲完知识点,拿出一套试题让他做题的时候他很兴奋,显得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第一题是算电功率的题,为了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这道题设计了高、中、低三个档位。并且给出电阻的阻值,让计算高温档的功率大小。
这道题并不很难,只要静下心来好好分析,很快就能做好。这个学生可能是太积极了,还没分析好电路就急着做题,可算了半天之后却说,“题目给的电阻有问题吧,怎么那么难算!”
一看他的做题过程就知道做错了,不过我并没有指出他的错误之处,而是问他你弄清楚什么是高中低档怎么调的吗?他支吾了半天,最后还是没说出来,跟他解释之后他才明白。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就拿起笔在演草纸上算了起来。
算了半天,他很自信地写在了试卷上,然而结果还是错的。之后发现他计算的答案不仅是错的,公式用的还不对。
刚给他讲完一道题,还没细致的总结就着急的开始做下一道题了。其实我多么希望会有这样的表现,等细致的给他讲完之后他才感叹到:“做题太急了,题意没看懂就急着做,而且公式还用错了,很好记算的一个题弄复杂了,最后结果改错了!”然而这却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想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每天急着赶路,急着干活,急着挣钱。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刚上幼儿园就给他们报了很多特长班。孩子上了学,学习成绩不好了,就急着给他请老师,报培训班。每天把时间给排的满满的,生怕错过了什么。
然而在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太急了,从而失去了对事情得判断能力,还没看明白所面对的事物就开始做。结果往往就是,费了很大的力,到了最后还没明白自己是怎么错的。看到这件事做不好,于是就心急火燎地开始做另一件事,然而结果往往和之前所做的大同小异。
其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放慢急躁的脚步,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审视一下所面对的事情。弄清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这样在一步一步踏实地做下去,很快就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急着赶路不一定能走的快,有时还会错过路边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