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观点我的一隅
日常教育体罚,请把握好手中的“戒尺”,不要让教育成为教训

日常教育体罚,请把握好手中的“戒尺”,不要让教育成为教训

作者: 跳楼兔斯基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00:45 被阅读1次

日常教育中我们经常要面对一些惩罚的时候。特别是在学校、家庭。孩子不听话,我们日常教育应该怎么样去教育?日常教育中,我们该不该进行体罚?而体罚的一个度要怎么去把握?那么接下来我就来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是戒尺。戒尺的作用并非体罚,而是通过戒尺的作用,让学生尊重课堂,尊重老师,而戒尺就有着训诫、警示的意义。而现在我们又该怎么样去使用这一把戒尺?

日常教育孩子,你说打吧,不行?你说不打,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去教育?所以困扰很多教育者的问题就是。在施教的过程中,孩子到底能不能打?打或许是一个方法。但,绝对不是最好的方法。曾听到一位老师坦言,为人师表,最重要的是一个字,那就是“德”。以德服人。并不是逞一时手快。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新闻上我们也看过。体罚学生致死。老师,殴打学生致死。等等。我不知道作为一个教育者。该怎么样去面对这样一件事情?但是,事以至此。早就已无法挽回。所以我们只能把这个当成一种教训,加以改正。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德字呢?师德究竟有多重要?作为老师,又该如何去把握心中的那把戒尺。我说了戒尺不是真的戒尺,也不是真的要去体罚。而是你的心中不能没有戒。也不能没有尺。这就是规矩法律法规。尺就是你的道德准则,你的底线。而这两个,就是你的“戒尺”。

孩子就像小树苗。作为教育者,你只有细心的呵护,这颗小树苗才能茁壮成长。当然,你一定是要把她引导在正确的方向上,它才能茁壮的成长。所以,你的内心也需要有一把标杆一把戒尺。这里的戒尺不是用来规矩学生。而是用来鞭挞自己,时刻检点自己。如果作为一个教育者,你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你首先想到的是惩罚,是去打。那么可以说你这个老师你这个教育者是不称职的。

有的老师可能就说了。我体罚学生是为了教育学生。是想让他知错能改。是想让他长记性。但你想过没有?一个小孩。或者一个少年。未成年人。心智未成熟。如果他犯了错误,那他的内心肯定是很焦灼,很担心被别人知道或者说很害怕。你此时如果再对她进行打骂体罚。那么。对她伤害是不是很大?而且。对于教育的效果也是很微小。我们方便了,不就一个打骂体罚吗?孩子呢?我们如果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你想想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成什么样子?不用想了。再怎么想也是大多都惨不忍睹?所以。还是那句话。把握心中的戒尺。用好手中的戒尺。

相关文章

  • 日常教育体罚,请把握好手中的“戒尺”,不要让教育成为教训

    日常教育中我们经常要面对一些惩罚的时候。特别是在学校、家庭。孩子不听话,我们日常教育应该怎么样去教育?日常教育中,...

  • 请不要剥夺教育手中的戒尺!

    前段时间,教育局通报了一起因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打耳光,然后被班级学生偷偷录下来传到网上违反师德师风的事件!涉事...

  • 教育不体罚

    晚饭后,我们开始往家走。子豪知道接下来要被处罚,拉着我的手,小心翼翼地问我“教育不体罚”是什么意思?我当然知道他的...

  • 纠结

    我曾纠结过,老师对孩子体罚好还是不体罚好。当然是不体罚好,和颜悦色、有耐心,不厌其烦的教育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位孩子...

  • 你值得被批评

    也许真是进了教师的行列,才总是对有关教育的报道非常敏感。关于怎样教育?有人说,“无戒尺不教育”;也有人说,...

  • 惩戒的作用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一一《学记》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犯错学生可以做出适当的惩戒,惩戒不是体罚,这个适当也要把握好...

  • 体罚教育

    晚上回家,12岁的儿子突然开心地对我说:妈妈,我觉得你现在很温柔哦。我一愣,这段时间因为心里烦,也没少发脾气啊。但...

  • “三问”让你敢管、敢教

    “教育中严禁体罚可以适当惩罚”!但这两者之间的“度”难以把握。 所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很多的老师或者是家长依然...

  • 20220601没有体罚的教育

    没有体罚的教育 ————《家长教育学节选》之论家长的教育学修养2 在这一节中,标题上“没有体罚的教育”,实际上苏氏...

  • 教育不该成为教训

    今天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一初中生学校打牌,被妈妈狠狠训斥扇嘴巴后,跳楼身亡! 看着屏幕上,男孩跳下去的一瞬间,我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常教育体罚,请把握好手中的“戒尺”,不要让教育成为教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yv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