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明闲谈- 古义之‘德’

作者: 君山93 | 来源:发表于2022-05-20 15:03 被阅读0次

德之名德,使我能得,使彼能德,故而曰 德

接触过民俗文化的,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德’,然而何为‘德’,却不甚清晰,也是古今殊文化背景殊异,使得古义与今义存在误差。

实际上‘德’对应的概念,是‘得’,如《周礼》所言‘德者,得也’,《关尹子》有言‘德之心,符之手,德之手,符之器’,也就是说明,心手与器物的关系。可见,‘德’的概念,就是很浅显易懂的‘使人或者物获得’

再而引申出‘功德’,‘功’者,功夫也,功业也,其虽然为人所得,依赖于功业,其积功深远,其德也厚。乃至于有‘德’心,无功亦无德。讲的就是,积累自己的技术,或者发展自己的事业,当你的事业福泽更多人的时候,你的‘功德’也就深远了。于他人之德,在于利他,能够利益他人,是他人获益同时,成就自己的功业,所以称之为‘德’,这如同当下的‘双赢’

再引申出‘福德’,福祸相对于自身而言,福缘比较深厚,也就造就可以获得的机会和空间比较大,也就成为自己得到的事物。而不注重积累善意的环境,那么自然得到比较少,也就是民俗文化中所谓‘福德’浅薄。这是告诉我们注重积累身边善意的环境,以便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

民俗有言‘有心为德,为福德,无心为德,是功德’,结合上文就可以很简单的理解,有目的帮助他人,自然能得到的,是他人善意的回报,而无心回报于自身,那么就是反过来帮助自己的事业。这些事物,本来就是没有玄奇的神秘的部分,只是人后天为了流传而故事趣味化,加上一层面纱。

民俗有‘修命’养生延命的概念,那么为啥需要‘福德’,环境友善了自然可以帮助获得更多启发和提升的空间。而‘功德’决定于自己功夫深厚,功夫深厚了,才可以使得更多人得到需要的,发展自己的事业,验证自己的领悟。

同样,人之于自然,于天地也是有‘德’的概念,就像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讲究人和自然长久相处。自然会被回报善意,因为人作为万物的一个成员,是有利于自然,自然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机,自然会保护这种利益相帮助的朋友。古代迷信认为‘君主无德,天自警以灾祸’,是人为祸害自然,自然会得到回报,这是人种群的‘福德’,而建设人本身的文化,则是‘功德’

关键在于,‘德行’的概念,就是要求人去做事,无论面对他人,面对社会乃至于面对自然。其行为达到让其他事物得到的结果,‘德行’就出来了

今天合明闲谈,论‘德’主要在于,明显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近代文化断层,乃至于被很多人玄化,神化。要知道,按照一些传统做法,不是就失去了‘德’,仅仅是你所谓的‘功德’,满足了或者回应谁或者哪些群体的‘福德’,搞明白这一段,你才可以不沉溺于虚幻,踏踏实实做一些真正意义上帮助人或者其他万物的功业。

行之深,业之厚,如利他人,或者他物,其德也深厚。运之至,其利也厚,其德也深厚。功业谓之 ‘功德’,福祸谓之‘福德’,知此之道,行乃正矣!

相关文章

  • 合明闲谈- 古义之‘德’

    德之名德,使我能得,使彼能德,故而曰 德 接触过民俗文化的,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德’,然而何为‘德’,却不甚清晰...

  • 合明闲谈 之 礼天地

    在国内外文化中,对于他人,我们需要讲究一个‘礼’字,这是判断个人或者社会,有无‘教养’,是否‘文明’的基础判断要素...

  • 知见为何是无明本?

    反之,就是佛所谓:“此生性自劳虑。” 合之,就是禅宗古德所谓:“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自求多福。 知见为何是无明...

  •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闻义而徙。“徙”,是...

  • 近思录 太极图说 存天理灭人欲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 2018-01-18

    夫仁义礼智者,帝王政治之大纲也。而道家独云遗仁义,薄礼智者,何也?道之所尚存乎本,故至仁合天地之德,至义合天地之宜...

  • 心之语《义》 开宗明义 舍离我身 舍身取义 义行天下 以仁为先 以德为首 跨越障碍 读懂人性 超越时空 读懂宇宙 ...

  • 梅鹤雪【原创】即赋 七古 修行 午后参禅 之《红尘  国学 经典

    【原创】即赋 七古 修行 午后参禅 之《红尘 国学 经典 悟道 修心》之 修心 归心 明心 明德 养德 之六十二 ...

  • 梅鹤雪【原创】即赋 七古 修行 午后参禅 之《红尘  国学 经典

    【原创】即赋 七古 修行 午后参禅 之《红尘 国学 经典 悟道 修心》之 修心 归心 明心 明德 养德 之六十一 ...

  • 循规蹈矩

    德足以怀远, 信足以一异, 义足以得众, 才足以鉴古, 明足以照下, 此人之俊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合明闲谈- 古义之‘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pf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