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病名,还是第一次听说,没想到会发生在身边人的身上。昨天听队友说她二妹前两天带孩子去医院看了,医院诊断书里有这么个结果,可把二妹她们给吓坏了。
是啊,不论是谁,只要遇到孩子有病有痛的,那肯定都会紧张焦虑。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什么,然后给二妹他们打电话安慰一下,并指出不要担心很久以后的问题,不要后悔以前的事情,关键要做好当前的工作,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去做。不是要想着如何去改变孩子,而是要立即着手调整和改变自己。
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一种。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主要信息:
症状特点
- 社交障碍:患者往往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明显困难,例如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意图和社交暗示,不擅长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比较笨拙,不知道如何发起或维持对话。
- 语言发展:虽然语言能力通常正常,但可能存在一些独特的语言模式,比如说话时语调平淡、缺乏抑扬顿挫,喜欢过度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不考虑对方是否感兴趣。
- 兴趣狭窄:会对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强烈的、过度的专注和兴趣,如只喜欢研究火车时刻表、地图、历史事件等,而且这种兴趣往往较为刻板,难以转移到其他方面。
- 重复行为:经常会出现重复性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这些行为通常是无目的的。
发病原因
-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阿斯伯格综合征具有较高的遗传度,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遗传因素在阿斯伯格综合征病因中所占比例约70%-90%。
-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也可能产生影响。例如,母亲在孕期的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可能增加孩子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风险。有研究指出,孕期母亲感染风疹病毒,孩子患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10%-20%。
治疗干预
- 教育训练:这是治疗阿斯伯格综合征的重要方法。通过特殊的教育课程和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提高社交技能、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等。例如,采用社交技能训练小组的形式,让患者在模拟的社交场景中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
-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同时,心理咨询也可以为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伴有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使用抗抑郁药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控制冲动、攻击行为等。
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在经过适当的干预和支持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融入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