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自溢,是一种状态,同样也是一种能力。
为什么呢?因为对于我和我身边的一部分人来说,每天都忙着在家庭里、事业上、生活中充当各种角色,去不断地向他人注入爱、关心、注意力,就像没了自己的付出,地球都不转了一样,所以在心里有一个声音就是——这件事我不得不去做。
当我最近停下来之后,再加上有高人指点,才发现,有一些本末倒置了。我们带着自以为是的想法去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真相却是,别人需不需要我不知道,但我们自己是需要自己理解、帮助、关爱的。有时候,当我们作为旁观者去劝导别人时,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一到自己身上,就好像一切道理、认知、经验都全部不管用了。把关于自己的一切都抛在脑后,去为别人瞎操心,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地鸡毛。
在潜意识里,可能是想要维持自己被所有人都喜欢的状态。亦或从小就被所谓的规范、教条约束着,好像想到别人就是对的,考虑自己就是自私的。以至于在最终,都忘记了自己是需要被考虑的。那么,爱满自溢就别谈了。因为自己只有在地上捡一捡那些被剩下的爱的碎片,然后还不舍得拼起来,它们就以极其微弱的分量被保留起来,可更扎心的是,就算留着忘了,也都没能用在自己身上。
注意到有自己有需求,需要被看见,就是关爱自己的重要一步。不论之后是否有更多的行动或调整,仅仅是看见,就已经具有能量了。同时,也有机会带来下一步——愿意为自己注入能量、注入爱意。首要关注自己,愿意为自己花时间、花精力,去了解自己的需求,去满足自己的想法,去达成自己的愿望,去肯定自己的结果,才会让自己有机会处于一个正能量、高能量状态。
把自己和外界比喻成是两杯水,当然,“外界”这个杯子的容量肯定大于“自己”的。而每个人一天所能产生的注意力、精力、爱,有时多,有时少,都会存在一个小小的水壶里由我们来分配。如果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考虑分配给“外界”这个杯子,因为它过于大,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填满。同时,当我们过度付出,也肯定会想要有回报,于是这样的“给”就是带有目的性。又,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也会让我们内心可能也会有意见——“外界”到底需要多少!这时候也会产生怨气。
与此同时,因为“自己”这个杯子被忽略,就处于低能量状态,当然就会有抗议——每天有再多的收获也不会是我的。甚至,接下来自己的驱动力就会减弱,甚至罢工。总之,费力不讨好,做个老好人考虑“外界”,对“自己”抠抠索索;“外界”觉得你做得不够、不到位,“自己”有觉得你分配不公平,连最基本的能量保障都没有。于是自己的每日产出就等于是白白浪费,于是,做得再多也等于“0”。
不过,一旦自己的念头改变了,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也会随之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尽可能注意“自己”这杯水,水壶里有一点,就往“自己”的杯子里倒一点。视线里好像就没有“外界”那杯水,除非是“外界”向你求助、有你不得不分配的理由,反之,无需考虑。只有当“自己”这杯水越来越多,所产生的能量才会随之增加,状态也会直线上升。
直到那个水溢出来的瞬间,我们才应该继续思考接下来两个事情。第一,溢出去的部分,我可以毫无保留毫无期待地奉献给“外界”,这是我能量的结余部分,我可以以更好地状态分享给他们。这时候“外界”得到之后反倒会更多一丝感恩,因为他们能感受到你的无私奉献而不是有所求。第二,当“自己”这个杯子可以承载这么多之后,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增大容量,去承载更多。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进入到一个非常健康的正循环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就只是一个顺序的调整,就能发生极大的变化,就能发掘极大的潜力,就可以产生极大的成长。
爱满自溢——爱在自己心中生起,满上“自己”的杯子后,自由地流淌时,溢给有需要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