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五)

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五)

作者: 行知悟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17:28 被阅读4次

人很美,心狠毒!



班里有个小美人,剪着学生头,一双杏眼水汪汪的,小嘴薄唇,看着甚是让人怜爱。就在前几天,这个可爱的小美人做了一件不可爱的事。
我特别喜欢在班级里养些有生命的东西。例如鱼、乌龟、花花草草的;因为鱼、乌龟太让人分心了,如果学生因为此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那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我在班级里养了几盆花,花枝开的正艳,有些花有了花骨朵,正要开的样子。就在我对小花们充满期待,等它盛开的时候,班级里的小美人给其中的一盆花浇了热水。
那天,早读课的时候,我心致勃勃的观察着花朵,突然发现一盆正开的茂盛的花,有一半蔫儿了,像是被冻死的,怎么会这样呢?之后,在我的“威逼利诱”之下,有学生说出了实相。我很生气,也很纳闷,小小的孩子怎么做出这样的事!
我将此学生叫到了办公室,询问事情的起因,学生说自己忘了才将热水倒入了花中,我接着问她:“你知道不知道不能给花浇人热水?”学生回答知道,显然,她说自己误把热水倒入花中只是一个借口。

事已至此,我只好通过让她买花,来补偿自己的过错,并教育她要爱护班级里的每样东西,不知道这样的说教能不能起到作用。
在学校里,学生的破坏程度是“致命”的,看!学生桌被画的像块广告牌似的;雪白的墙上有篮球或者是脚印;脚下到处是粉笔被碾压的痕迹……到底是什么?让有些孩子变得这么可怕又可恶?是什么导致学生损坏心理的生产?

学生破坏心理产生的因素:
1.模仿别人。
2.被人教唆。
3.纯属个人因素。
一年级的孩子还小,是非辨别能力较差,看到别人搞破坏,会觉得这是一件好玩的事,随之模仿,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与干涉,会让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趋向,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孩子会通过错误的方式,引起同伴或者教师的注意。
我想教唆是否有两种形势,一种是通过具体的语言、行动鼓动别人去做错事。另一种则是别人正面的言辞起了反作用。就在前段时间,我说的爱护公物时就有学生说“不能给花浇热水。”当时我一愣,总觉得怪怪的,不太妙。结果没过几天就有学生给花浇了热水。她当时是怎么想的?难道是想试一试用热水浇灌花朵会如何吗?

这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小花朵”们长的并不是十分茁壮,病毒不侵的。
如果说到个人因素,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对使坏是无师自通的,对什么事都充满恶意的好奇,这是一个成长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是与性格、环境、家庭教育有关。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强大,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听同事说过“教师是教书的,家长是育人的。”针对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而言,这句话是真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题学生背后的问题(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bgrqtx.html